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今年年初美國國防部發布的《國防戰略》報告,宣布美國國防戰略重點由反恐重回大國競爭。這是美國國防戰略的重大轉變,必將深刻影響美軍建設和軍事準備。事實上,在美國擊敗塔利班和“基地”組織,並取得伊拉克戰爭決定性勝利後,其國防戰略就開始悄然轉變,最新《國防戰略》報告中的鄭重宣示,不過是一種確認和強調而已。
作戰理論:從反恐戰爭向大國間高強度對抗轉變
海灣戰爭取勝的順利程度超出美軍預想,戰後,躊躇滿志的美軍展開“21世紀軍隊”建設。為此,1999年10月,美國國防部成立專門負責提供聯合理論與聯合訓練的一級職能司令部:聯合部隊司令部(後於2011年撤銷)。2001年,“9·11”事件突然發生,美國軍事戰略轉向應對全球恐怖主義威脅。
這一轉變較為倉促,美軍是應對國家集團間大戰的軍隊,在應對反恐戰爭時顯得靈活性和快速部署能力不夠。美軍由此開始艱難的轉型,與恐怖組織和背後支持國相比,美軍總體上具有絕對非對稱優勢。
美軍在這一階段的理論創新具有鮮明的非對稱絕對優勢作戰特點。1999年10月,聯合部隊司令部提出《快速決定性作戰》。這一作戰理論的核心要點有兩個:即快速、決定性。很顯然,只有針對絕對劣勢的對手,才有可能“快速”達成“決定性”作戰效果。
2010年2月,美國國防部發表《四年防務評估報告》,提出“空海一體戰”理論。這是一個針對大國作戰的理論,不僅因為它明確針對中國的所謂“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而且因為它的作戰領域包括作戰網絡與反作戰網絡、導彈攻擊與導彈防禦、空中優勢與防空、海上控制與海上拒止等。很明顯,只有大國間對抗,才會包括這些作戰領域。
在此期間,美軍網絡空間作戰異軍突起。2011年5月16日和7月14日,美國政府和國防部連續推出《網絡空間國際戰略》和《網絡空間行動戰略》。2015年,美國《國家軍事戰略》提出,“美軍要與盟友能夠在多個領域投送力量,迫使對手停止敵對行為或解除其軍事能力。”2016年10月,美軍高層展開“多域戰:確保聯合部隊未來戰爭行動自由”的研討。隨後,美國陸軍在權威文件《ADP3-0:作戰概則》中,正式提出“多域戰”概念。
“多域戰”的核心內涵,即打破傳統軍種界限,在陸、海、空、天、電、網六大作戰領域拓展能力,從“軍種聯合”向“跨域協同”和“多域融合”發展,確保美軍聯合部隊在多個領域的機動和行動自由。“多域戰”具有涵蓋各軍種的包容性,因而一經提出,立即得到美軍各軍種的擁護和支持。
很顯然,“多域戰”是一種典型的大國之間作戰理論。只有大國並且是軍事強國,才具備進入陸、海、空、天、電、網六大作戰領域並擁有展開對抗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