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奧運會上,有多少個讓人歡欣雀躍或者扼腕嘆息的瞬間 (中評社 單寧攝) |
中評社倫敦8月13日電(記者 單寧)2012倫敦奧運會閉幕式上,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將“歡樂且榮耀”的評價贈予了倫敦。歷時16天的奧運會大幕終於落下,但是人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思考從未停止。就此,上海體育學院副教授、知名體育人陳國強在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指出,雖然倫敦奧運不能像北京奧運那樣留下了很多有形資產,但是它的無形資產,對年輕一代的激勵等,都是超越成本概念的寶藏。同時,英國奧運會向世界展示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近百年來的發展軌跡,也展現出了體育在現代人類社會中應該發揮和已經發揮的作用。
在陳國強看來,雖然奧運會是否成功這樣的概念是多樣化的,雖然國際奧委會在每屆奧運會閉幕式上做總結的時候,都會使用一些褒獎的詞語。但是僅憑借這些總結並不足以用來判斷是屆奧運會成功與否,而如果非要用“成功”來評判的話,本屆倫敦奧運無疑還是成功的。倫敦奧運量力而行,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來把這次奧運會辦好,雖然倫敦奧運不能像北京奧運那樣留下如鳥巢、水立方等有形資產,但是它的無形資產,對年輕一代的激勵、向世界展示的文化等,這都不是能用成本這個概念來計較的寶貴資產。
對於英國希望借助奧運會提振經濟的初衷,陳國強認為目前看來效果並不是很明顯。對於一個成熟的經濟體來說,效果也不應該會很明顯,而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效果會更大一點。對於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與地區,奧運會能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例如以金融為核心產業的國際都市倫敦,奧運會對東倫敦確實有所助益,但是對於倫敦整個城市來說,奧運會的影響其實有限。
而與北京相比,倫敦奧運的不同之處主要還是在於心態,陳國強指出,中國有著百年奧運夢希望畢其功於一役,期待大、投入也更大,英國在舉辦奧運時心態上則更為成熟。而英國畢竟也只能算是一個小國家,各方面的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高昂,所以把倫敦奧運與北京奧運一起比較是不太合適的,只能說兩者各具特色,心態尤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