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在泰國首都曼谷,泰國士兵在街頭執勤。泰國陸軍司令巴育22日宣布發動軍事政變,稱軍方維和指揮中心已從看守政府手中接管權力。 |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記者 孫儀威編譯報道)泰國政變還在發酵,軍隊何時還權於民仍屬未知。對此,《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發表評論文章呼籲泰國應儘快結束這場動亂,鬥爭雙方應本著民主的原則來聽取彼此的意見,努力達成共識,而不是一昧為己謀利。全文編譯如下:
上週四(22日),泰國爆發了軍事政變,這已是自1932年來泰國爆發的第11次軍事政變了(譯注:據美聯社統計,在此次政變之前,泰國已經發生過19場軍事政變了,其中成功了11次)——這看上去好像是一個獨特的泰國問題。“微笑之國(land of smiles)”究竟會不會實現民主?還是說它會永遠在一位令人敬畏的君主的統治之下,背負著農村窮人與城市精英之間的政治分裂?
但對這次的政變而言,我們應把它和過去的幾次區別對待,因為:在亞洲,這麼多的國家都已經實施了民主制度,或者正在發展民主,而泰國作為區域的經濟樞紐之一,亞洲是無法讓它落在最基本的自由線之後的。在所有的選舉政治中,泰國已經很久沒有擁抱“公民”這個概念了。
軍隊推翻了為泰黨領導的泰國政府,該黨在泰國北部及東北部的農村貧困地區有著廣泛的群眾支持。泰軍的將軍們稱,他們是要阻止不同“顏色”的抗議者之間潛在的暴力行為。“黃衫軍”代表的是城市精英,他們不滿農村窮人的政治覺醒,並想施行精英主導的民主。而“紅衫軍”則代表著窮人階層,他們厭惡政府機構結構冗餘,政治由精英主導,也對自2006年以來,為泰黨兩次被從政府中驅逐而心懷憤恨。
泰國街頭的僵局已經形成了長達六個月的政治混亂,並減緩了泰國經濟的發展。泰國軍方會如何引導泰國渡過難關,將權力交還於民還是個未知數。或許泰王普密蓬•阿杜德可以進行介入,並選邊支持,就像他過去做的那樣。但這也僅僅只是一種王道統治而已,在過去的數十年中,正是這種統治阻礙了泰國對全面民主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