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中評社 林谷隆攝) |
中評社台中5月9日電(記者 林谷隆)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8日表示,近日國民黨對於“九二共識”強烈的反應,只是被動回應蔡英文或綠營在2016大選中將“承認九二共識”炒作成破壞台灣主權;逃避沒有用,最好開啟兩岸政治對話,尋求確定兩岸應有的政治定位,簽署兩岸和平協定,確保一個安定的台海環境。
張亞中8日在台中參與由台灣中興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及上海台灣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9屆兩岸和平論壇”接受中評社訪問。
張亞中說,國民黨被動回應“九二共識”,因為主席朱立倫在“朱習會”上提到“兩岸同屬一中,國民黨又長期主張“一中各表”,台北認為一中是“中華民國”、北京認為一中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民進黨就指朱承認“兩岸同屬一中”,就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傷害台灣主權。
張亞中提到,民進黨的攻擊,碰上國民黨說不清楚,這是“一中各表”必然面對的矛盾問題。北京的“九二共識”講的是目標跟原則,並非處理兩岸定位問題,所以是“一中不表”,加上連結反對台獨,所以對於北京而言,否認“九二共識”就是支持台獨。
張亞中強調,兩岸間的“同異並存”,顯示兩岸已經有了基本的互信,但是仍缺足夠的互信,這樣的基本互信,或許有助於兩岸經貿事務協商互動,但是在面對政治性的爭議時,就顯示出其不足了。
張亞中認為,習近平希望雙方能夠“聚同化異”,朱主席則認為應該“求同尊異”。簡單來說,雙方再次重申反對分裂共識,但是對於兩岸彼此之間的政治關係是甚麼,也就是兩岸政治定位為何,卻仍然是“各說各話”。
張亞中表示,朱立倫在“朱習會”時,清楚表達了希望“未來台灣有更多的國際發展空間,在國際組織或活動上有更多機會”。習近平在回應中表示在亞投行等事上“願意深入研究,正面看待,對台灣加入亞投行表達歡迎的態度。習的這番禮貌性的回應,其實並沒有真正地回答問題。因為北京所主導的亞投行,當然歡迎所有的國家加入,也歡迎台灣能夠加入,問題是台灣可以用甚麼樣的身分與名稱,這才是重點。
張亞中說,即使從2008年起兩岸已經進入大交流的時代,但是雙方在軍事上仍處於敵對的狀態,外交上的零合博弈或許已經停止,但是外交人員完全沒有互動,在國際組織的參與上,北京的立場從沒有根本性的鬆動,美國與日本也期盼台灣能夠配合他們的東亞戰略佈局。去年的318太陽花事件以後,兩岸關係的互信基礎更是大幅下降。面對這樣的情形,台灣應該如何自處?
張亞中評估,台灣可以有三個選擇:一是繼續維持現在的“只經不政”政策,不與北京開啟政治對話,只是強調兩岸的經貿交流,放任上述對台不利情勢的繼續發展。如果台灣採取了這個選擇,那也就必須接受,台灣的國際空間必須建立在北京的“施捨”與戰略需要的“善意”之上,在名稱上也不可能跨越“中華台北”這個天花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