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與美國史丹佛大學進行視訊會議。(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6月3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今天上午與美國史丹佛大學進行視訊會議。他表示,自從他2008年上任以來,就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現狀。在這樣的框架中,所謂的“現狀”,指的是“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與發展。這些政策,使台灣海峽完全改頭換面,由過去的“戰爭熱點”轉變為“和平大道”。
馬英九上午與美國史丹福大學“民主、發展暨法治中心”合辦“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系列活動”視訊會議,發表約20分鐘演說。演說全文如下:
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安、大家好!
今天很高興能夠出席本府與美國史丹大學聯合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系列活動”視訊會議,與美國的學界共同探討二戰與“我國”對日抗戰的歷史意義,以及當前台美與兩岸關係的發展現況。貴校在2013年4月曾與“我國”合作舉辦視訊會議,由美國前國務卿萊斯(Condoleezza Rice)主持,並有多位知名學者與談,會議極為圓滿成功,今天能再與貴校合作舉行視訊會議,相信一定能有非常豐碩的成果。
今年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及“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的70週年。“中華民國”從1937年,亦即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兩年,即獨力抵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長達4年之久,幾乎毫無外援。直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中華民國”才與盟國共同對日本、德國與意大利宣戰。“我國”對日抗戰8年,總計有逾300萬國軍官兵與2千餘萬平民不幸喪生,高達268位將領為國捐軀,成為中華民族禦侮戰爭史上戰區最廣、戰役最長、參與人數最多、犧牲最慘烈,影響最深遠的一場戰爭。
在牛津大學教授芮納‧米德(Rana Mitter)所著的“被遺忘的盟友”一書中,描述二戰期間,“我國”在武器裝備相對落後的情況下浴血抗敵,不投降、不妥協,孤軍牽制80萬裝備精良的日軍,讓同盟國得以在歐洲和亞洲兩個戰場取得最終的勝利。芮納‧米德教授認為,此即“我國”在二次大戰中對盟國的重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