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的緣起,在於紀念高雄第一位留日前輩畫家張啟華。張啟華先生出生於1910年11月10日,台南廳打狗支廳前鎮莊,1927年至私立台南長老教會中學就讀,並結識任教於該校的知名前輩畫家廖繼春先生,展開長久的師生情誼,並曾一同寫生作畫,如畫家留日時期獲得校內美展首獎「銀賞」的〈旗后福聚樓〉一作,便是兩人相約寫生的作品。
1929年留學日本的啟華先生,原是要就讀醫科,但旋即憑個人志趣逕自轉入日本美術學校就讀,展開藝術學習的生涯,也因為這樣的魄力與抉擇,在當時藝文資訊尚不發的高雄,成為在地第一位留日的西畫家。繼學成歸國後,由於婚姻的締結,身負家業的張啟華,開始了身兼實業家與畫家的雙重身份,也因為家業深繫高雄,所以啟華先生畫作取材地域色彩極為強烈,其作品不僅顯示出對鄉土濃郁的感情,亦以彩筆為高雄留下了諸多重要的歷史見證與記憶,其畫作取材遍及南台灣風景秀麗之鄉野。五○年代之後,張啟華和劉啟祥、劉清榮、鄭獲義、劉欽麟、施亮 、宋世雄、陳雪山、李春祥、林有涔、林天瑞、詹浮雲等人籌組「高雄美術研究會」,並繼而於1953年8月,與劉啟祥、顏水龍、郭柏川、劉清榮、曾添福、謝國鏞、張常華等人籌組「台灣南部美術協會」,為南部美術的推廣,挹注了決定性的發展力量。啟華先生一生參與、支持的美術團體並不僅限於南部地區,也曾深入參與「紀元美術會」、「台陽畫會」、「中華民國油畫協會」等繪畫團體,和藝壇交遊密切,在南臺灣的美術發展史上,亦有其重要的地位。
1997年5月1日,在畫家愛子張柏壽先生努力下,基金會正式通過法人登記,全名為「財團法人張啟華文教基金會」,並由張柏壽先生擔任創會董事長,設定基金會的宗旨為「發揚藝術文化教育」。2006年,董事會會議依法通過會名、章程變更,更名為「財團法人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主管單位由教育局改隸文化局後,在繼任董事長許馨方小姐的推動下,除了持續關注藝術文化教育外,更進一步結合了藝術與安寧的議題,使基金會會務推展延伸至更深層的人文議題與生命的關懷。
使命:
以發揚藝術文化生活教育,提昇社會人文品質。
推廣安寧療護、藝術療育相關活動及生命教育關懷理念。
願景:
推動一個深切尊重個體生命的樂活環境
核心價值:
謙和 用心 深耕 傳承
藝術 安寧 教育 推廣
訓練政策:
1.「財團法人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致力成為專業安寧療護.藝術療育培訓及認證中心。
2.我們相信,唯有藉由堅持不懈的持續學習與訓練才能達成以上的目標。
3.我們相信每位員工皆有潛力透過訓練成為基金會的人力資產,進而成為核心競爭力,促成基金會成長與員工成長的雙贏。
4.我們相信每位學員皆有可能透過基金會的訓練與服務,有效學習,進而達成訓練目標。
訓練承諾:
1.我們承諾發展多元學習及進修管道,提供學員終身學習的機會與環境。
2.我們承諾完成內部訓練教材及活動成果之電子資料庫,為後續訓練課程提供充足的資源及更加開放的學習平台。
3.我們承諾訂定師資遴選辦法與講師評鑑標準,以聘專業的師資,使學員都能夠學習專業且多元化的知識與技能。
4.我們承諾提供更多的共享資源,啟動善的循環,落實生命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