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市場 老百姓要自求多福

http://www.CRNTT.com   2010-06-05 09:15:17  


台灣股市,多少歡喜多少憂?
  中評社台北6月5日訊/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所教授周行一今天在《聯合報》發表文章“老百姓要自求多福的金融市場”,作者認為:“每當市場巨變的時候,總有人指責是被誤導而投資的,其實主管機關要保護想發財的散戶並不容易,似乎應花更多的資源保護那些每天腳踏實地努力工作賺錢,未參與投機,卻會因金融機構倒閉而連帶受害的納稅者(collateral damage),所以不讓金融機構承擔太多風險,或者變成過大而使得倒閉的社會成本過高,是主管機關應當特別注意的。至於散戶,如果還有不勞而獲的心態,除了願賭服輸之外,恐怕要自求多福了。” 文章內容如下:

  全球金融危機的主要禍首之一美國,最近通過了新的金融市場改革法案,參眾兩院即將協商完成確立法案內容,奧巴馬總統簽署後即可執行新法,美國政府將能設立保護金融服務消費者的專責機構、更有權力能監控系統性風險、迅速接管及清算問題金融機構、監督衍生性商品市場的交易,並迫使某些衍生商品於集中市場交易。儘管新法對於降低市場風險有所幫助,但是並未解決造成金融危機的真正禍首—貪婪。

  金融危機中有許多美歐金融機構倒閉或受政府接管,亞洲本土金融機構在這次危機中能倖免於難,並非因管理水準較高,或較不貪婪而能置身事外,而是因並未參與美歐機構為追逐金錢而罔顧風險及社會大眾權益的貪婪遊戲。例如台灣金融機構過去經常抱怨政府管得太多,使得業務受限,這次反而因不能參與國際競爭而未受到影響。

  但是儘管全球市場才剛開始復甦,金融機構創痛猶在,亞洲的強勁成長力道已經讓倖存的國際大金融機構開始故態復萌,例如大量招募人員、承諾高薪酬、為了搶購併等投資銀行熱門業務,又再以銀行貸款誘勵客戶從事高風險活動等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