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
北大在京擴招是制度倒退 | |
http://www.CRNTT.com 2010-07-19 08:26:34 |
如果高考複歸統一,確實需要反思如何考、考什麼。比如人們詬病作文命題已非一日,而要出一道讓每個人都滿意的作文題確實幾乎是不可能之事。事實上,任何“主觀題”和大面積人工閱卷都會產生同樣問題。要解決人工閱卷的任意性和個體差異性,只有採用機器能夠閱卷的“客觀題”。於是不少人主張借鑒美國的SA T模式,取消作文等主觀命題,只考語法、邏輯推理和數理化的客觀能力題,加上高中成績、社會表現和老師推薦等多種參考因子。這樣既解決了“一考定終生”(因為機考可以進行多次),又拓寬了大學錄取的衡量標准,有利於緩解應試教育。問題是某些適合美國的做法確實未必適合當前中國,譬如中國還沒有建立起誠信社會,諸如學校表現、教授推薦等因素固然非常人性化,但是現在實施必然導致大規模造假;高中會考成績則因為各省標准並不統一,有些省內不同地區都未必統一,因而目前至多只能作為次要的錄取參考因子。在目前體制狀態下,我們還沒有足夠有效的機制來防止標准多元化帶來的自由裁量之濫用。總之,統一高考確實加劇了應試教育,但是一旦放開則無異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各種“牛鬼蛇神”都會紛紛出籠。 然而,統一高考和應試教育並不是不可分離的孿生姐妹,也不是地方乃至高校自主權的天敵,因為統一高考在理論上並不要求“全國一張卷”,而只是要求至少每一所部屬高校在錄取過程中對來自全國各地的考生採用同一個標准;但是北大和清華並沒有必要採用同一個標准,複旦可以採用自己的標准……事實上,每一所大學都可以採用自己的“高考”命題,只不過命題和錄取標准必須對報考該校的各地考生統一。其實這種做法對我們來說何等熟悉———所有的博士生考試科目和碩士生考試中的專業課程都就是高校自己命題的嘛!因此,除了本校保送生占錄取比例越來越多這種值得商榷的做法之外,研究生錄取幾乎完全沒有本科生錄取的那種地域歧視。當然,本科生考試和研究生考試並不是嚴格可比的,本科報考數量遠超過研究生,因而如果實行各校單獨考試,必然極大增加考試和考生成本,造成或者是大量外地報考京、滬大學的考生不得不千裡迢迢奔赴異地趕考,或者是大學必須到千裡之外增設考場,而考場監督和試題安全都未必能得到有效保障。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沒有辦法,譬如我們可以借鑒英國的做法,將全國統一高考和高校“自主高考”結合起來,首先在全國實行機器閱卷的統一能力考試(類似於美國的SA T);各大高校可以規定一定的分數綫,超過分數綫的報考學生有資格參加大學的第二輪篩選,但是大學自主命題必須實行大學的“全國一張卷”———採用全國統一的命題。這樣,第一輪全國統考淘汰了大多數考生之後,有資格參加第二輪考試的考生人數就相當有限了,因而大大降低了考試成本,而兩次考試都避免了目前分省命題體制的地域歧視。目前中國大學也開始實行“自主招生”,但是恰恰顛倒了次序:先進行自主招生考試,然後再參加全國統考。在沒有任何事前篩選的情況下,高校自主招生必然不可能真正面向全國,而只能主要局限於本市重點中學的學生,否則無法承擔巨大的考試成本,因而注定是比高考更不公平的過程,譬如許多本市非重點高中的拔尖畢業生都得不到自主招生考試的機會。正確的做法恰好相反,首先舉行全國統考,在先行篩選的基礎上再面向全國進行自主命題考試。這樣,高校自主權其實更大,自主錄取的範圍更廣(幾乎100%而非目前的5%左右),而廣大考生的平等權利又得到了保障———無論是全國統考還是大學自主命題都實行“全國一張卷”,每一所大學對各地考生在原則上都採用統一的錄取標准,少數族群等個別弱勢群體除外。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