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通脹回落態勢已經顯現

http://www.CRNTT.com   2011-03-01 08:33:33  


 
  此外,對於那些過度競爭的行業、利潤有彈性的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衝擊的往往是企業利潤而不是產品價格。

  最後,在傳輸到消費環節之前,流通環節還能吸收一部分勞動力成本。目前,在中國產品的總價格中,流動環節占比遠遠超過國際平均水平,隨著批發、零售、物流管理等水平的提高,流通環節消化勞動力成本上升壓力的空間依然很大。

  經過上述四層過濾之後,假定中國勞動力價格平均上升15%,其傳導到CPI總水平的影響為0.89%-2.98%,影響中值只有1.94%。當前階段,不宜過分誇大勞動力成本上升對物價的影響。

  輸入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低於預期

  文章分析,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必然會傳導到中國的物價總水平上,可是為什麼幾年前石油從十幾美元上漲到140美元的時候,塑料等下游日用化工品價格沒有同步上漲?在鐵礦石價格上漲n倍之後,為什麼汽車不但不漲價,反而價格下跌?銅價上漲n倍以後,為什麼空調價格卻保持穩定?

  其原因與勞動力成本“四層過濾模型”一樣:首先是進口依存度和原材料成本占比降低了成本價格傳導系數;其次是新技術的採用、資本貢獻率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進一步降低輸入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再次是企業的利潤彈性消化掉部分成本上漲;最後是流通環節的利潤彈性過濾。

  與勞動力的四層過濾不同的是,輸入原材料的成本壓力不是在一個企業消化,而是分攤到整個產業鏈消化。假定某產業縱向有10個產業鏈,在原材料價格上漲30%的衝擊下,每個產業鏈的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3%,或者每個產業鏈上的企業利潤有3%的彈性擠壓空間,就可以消化掉全部的原材料成本上漲壓力。

  因此,同樣幅度的價格上漲,輸入原材料價格對物價的影響要遠遠小於勞動力價格的影響。我們的測算表明,輸入原材料價格平均上漲15%,對中國CPI的影響只有0.3%,遠遠低於市場預期。

  超發貨幣究竟有多少進入實體經濟

  文章稱,很多人把這一輪通脹的根源歸因於貨幣超發,認為過去幾年超發的貨幣無論如何也要作用到物價上,從而宣稱中國物價上漲是很難控制的。但那些簡單地把M2餘額與GDP做個除法或者減法就算出來“超發貨幣”的學者,沒有認真研究中國最近幾年貨幣供給和需求結構的變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