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臺灣人講述真實的臺灣(上)

http://www.CRNTT.com   2011-04-24 09:29:03  


 
  而這個“資源分配”與“內部溝通”的過程,也反映出媒體獨立之路的另一個核心課題,那就是它內部的民主性。苦勞網在內部幷沒有一個類似于“老闆”的裁决者角色,也沒有外部的壓力源,而參與工作者的“志願性”相對較高,必須通過共議共决,而非傳統媒體結合“勞雇關係”與“科層組織”的權力關係來運作。

  這樣的工作倫理,在這個媒體資源逐漸成長的過程中被建立起來,日後如果有一天它的資源足够養活所有的工作者時,要想仍然能够維持內部民主的形式,這個過程至爲重要。

  獨立媒體如何做到“獨立”,也可以比照香港獨立媒體。香港獨立媒體編采團隊的組成,是以近年在香港傳統組織(如工會或環保、人權等倡議團體)之外的“非組織性社運”的參與者爲主,跟苦勞網的記者相較,他們的成員更加接近“運動倡議者”、“專業者”,而不是“記者”。在組織的長相上,它們更接近一個由這些人組成的“平臺”,而不是一個傳統概念下的媒體組織。

  由于組織形態的不同,香港獨立媒體記者的生産是在各自倡議工作的一環,幷不會往苦勞網“專職記者”這樣的目標發展。反映在工作强度上,香港獨立媒體的特約記者兩到三個月開一次會,討論內容比較分散,苦勞網的采編每周開會、分工與凝聚共識是最主要的內容。而香港獨立媒體只需要一位負責聯繫與舉辦培訓活動的專職編輯就可以運作。因此,雖然2010年香港獨立媒體的募款與苦勞網相當,但是對它們來說,這樣的資源已經足够支付現有工作人員所需。

  相比苦勞網,香港獨立媒體的這種“弱聯結”架構,可以說是傳統媒體向“個人/公民新聞”平臺方向的修正,這種相對“去中心”的組織形式,同樣可以避免前面說的媒體受到外部、內部因素影響,而喪失其獨立性;但是,由于香港獨立媒體成員本來就具有集體的運作方式,又與開放性的“公民新聞平臺”也不同。

  生存

  在臺灣,從2007年起,公共電視臺曾經推動成立一個名爲Peopo的公民新聞平臺(www.peopo.org),雖然主要操作者花了很大工夫與各地社區合作,做了許多教育訓練以及推動公民新聞的工作,目前成爲部分“公民記者”的重要發表平臺,不過這些公民記者之間的聯結性太弱,也缺乏組織與采編機制,使得Peopo與一般博客、影音串流平臺的距離其實仍不太遠,不能稱爲一個媒體。

  有趣的現象是,類似香港獨立媒體這種“弱聯結”的架構,在臺灣還沒有太成功的例子,比較接近的或許是“南方電子報”與“小地方新聞網”,其中1995年成立的“南方電子報”,是鑒于當時媒體商業化傾向環境下,集合在報紙版面上造到排擠的副刊寫手,利用電子報的形式運作的老牌網絡媒體做成的。但是近年在原有的寫手逐漸散失,又沒有培養新的作者群的狀况下,呈現出冷清運作的狀態;而“小地方新聞網”則是政府計劃資助的媒體,曾經發展出許多社區的寫手,不過由于政府部門變動而失去計劃補助之後,于2010年年底暫停運作。

  苦勞網在2007年改版,也曾經做過類似的嘗試,希望以“公共論壇”、“新聞你來搞(個別寫手或社運組織的自産報導)”,以及“博客來搞”等嘗試web2.0的架構,不過三年多的運作經驗後,也是不成功,來稿量少,不穩定且品質不佳。從獨立媒體的經驗來看,即便是“弱聯結”的組織,也需要花力氣去經營,這幾年苦勞網的力氣都花在自産的報導上,而沒有在這方面著力經營。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資訊來源由傳統媒體轉爲網絡,商業媒體通過切割版面與時段以廣告獲利的模式受到損害,傳統大媒體的運作模式備受威脅。在商業媒體産生問題的時候,訴諸“社會支持”的非商業性小型獨立媒體的發展空間也在擴大。而如何超越大媒體的限制、創造獨立的空間與永續生存的基礎,是持續不斷的挑戰。(未完待續)

  來源:2011年04月20日15:43 南都周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