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袁世凱是抗日英雄還是賣國賊?

http://www.CRNTT.com   2011-07-13 09:43:52  


  
歷史類題材影視劇可以不遵守史實嗎? 
 
  葉問很威武,但沒打過日本人 歷史電影不能違背基本事實

  關於《建黨偉業》中袁世凱的戲份,確實有一些問題。項城袁氏家族公開信提到的袁克文誤作袁克定算是一個硬傷,另外,字幕上打出袁世凱“秘密”接受《二十一條》也是不對的——當初日本人是秘密提出要求,但幾個月後,已經洩漏成“國際事件”,不能算作秘密接受了。

  不過這些還只算是“瑕疵”。歷史類題材的影視劇想不出點問題是很困難的,但在基本的史實上,不該有意誤導觀眾。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國王的演講》就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影片著力刻畫了英王喬治六世克服口吃,然後領導英國人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取得勝利。然而,歷史上的英王——無論是他的哥哥愛德華還是他自己,對納粹並不像影片中表現得那麼厭惡,反而是有一定的好感。影片純屬美化了喬治六世,這種誤導就引來了很多詬病。

  而這兩年很火的武俠片《葉問》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葉問毫無疑問是個武林高手,但據葉問的兒子葉准說,他父親雖然拒絕了日本人請他當教官的要求,但並未跟日本人打過。葉問2裡與西方猛男對打也純屬虛構。即《葉問》的主要情節就是為了迎合觀眾的民族情節而設計,但作為一部傳記片,主要情節都是虛構的不能說是好作品。

  如果基本的史實都不能成立,那不能叫做歷史片,像韓國的《神機箭》,同樣是為迎合民族心理,只能叫架空幻想片。而我國以前拍的《地道戰》、《地雷戰》,如今的《抗日奇俠》等等,同樣存在誇張過度的問題,不能稱做歷史劇。
 
  細節完美更好,但不必苛求

  一套歷史劇,如果基本的史實沒有問題,則細節進行一些虛構沒有問題。在《建黨偉業》中,巴黎和會上日本代表提出根據“二十一條”不必討論山東問題,但實際上依據的是與段祺瑞政府簽訂的另一個協議,但為了讓劇情暢順,不至於過於囉嗦,這樣處理是可以的。 

  畢竟,影視劇歸根結底還是娛樂,歷史上很多精彩的故事,但細節不虛構就沒法拍了。細節完美更好,但不必苛求。
 
  歷史電影若能引起人們對歷史和現實的關心,也算是成功了

  《建黨偉業》最值得稱道的一點,其實就是利用明星效應,引發觀眾對歷史的關注,尤其是1911至1921年這十年,是中國近代史很值得書寫的一段。電影走馬觀花地介紹歷史人物和事件後,若能引起觀眾的注意和思考,就算很成功了。比如袁世凱稱帝這段,其實就很有意思,袁世凱的真正想法是什麼,或許楊度給他的挽聯值得參考:“共和誤民國,民國誤共和,百世而後,再平是獄。君憲負明公,明公負君憲,九泉之下,三複斯言”。
 
  辛亥百年即到,許多歷史人物勢必得到不同以往的評價。但重評歷史人物不能光想著“逆反”,一切仍當以事實為准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