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歷史回顧:蘇軍當年在東北的暴行

http://www.CRNTT.com   2013-06-16 10:13:36  


 
相關鏈接:

東北決戰幕後:蘇軍希望中共放手大打

  2012年09月27日23:59百年潮 作者:楊奎鬆

  進入東北的八路軍與蘇軍士兵相遇

  談到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不能不談抗日戰爭結束後的東北問題。毛澤東有再多怨言,也從未在東北問題上抱怨過斯大林。為什麼?道理很明顯:如果說過去俄國人的主要援助都給了國民黨,那麼,在這個時候,在東北問題上,就不能這麼說了。這時蘇聯紅軍不僅暗中協助中共在東北建立根據地,而且為進入東北的以及在華北的中共軍隊先後提供了足夠裝備幾十萬人的武器彈藥;加上其他方面的來源,使這支過去因裝備落後、彈藥缺乏而主要靠游擊戰取勝的部隊,成了中國近代以來最強大的軍隊。正是依靠這支軍隊,共產黨只用了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就徹底打敗了國民黨。

  這一巨大勝利的取得,固然有很多原因,諸如政策正確,民眾擁護,指揮得當等等,但中共軍隊從東北獲得了大量較先進的武器裝備,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同樣是在毛澤東的領導之下,同樣是這些將領們在指揮:十年前,鏖戰甘肅黃河兩岸是何等的艱辛慘烈,兩萬紅軍健兒竟會全軍覆滅於與土匪無異的“馬家軍”騎兵手下;十年後,他們宛如蚊龍出海,由東北而華北而華東而華南而西南而西北,橫掃全副美式裝備的百萬國民黨軍,銳不可擋。武器裝備之重要作用,於此一目了然。當年兵敗河西走廊的徐向前元帥就曾深為感慨地說,假如那時西路軍渡河後,抓住戰機,乘虛而進,照直往西打,取得蘇聯準備好的大批武器彈藥,背靠蘇蒙,如虎添翼,再來收拾“馬家軍”,還不是一樣易如反掌!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雖然我們很難推測,1936年紅軍如果得到了蘇聯的武器援助,是不是就一定能夠從根本上改寫中國革命的歷史,但無論十年前還是十年後,毛澤東都深知獲得先進武器裝備之重要,並深信他必須、也只能從蘇聯得到這種援助。

  1935年,當長征中的中共中央被迫提出接通蘇聯的問題時,就是毛澤東提議:“地理上靠近蘇聯,政治上物質上能得到幫助,軍事上飛機大炮,對我國內戰爭有很大意義。”如果能打到蘇聯邊界,背靠蘇聯創造一塊根據地,我們就能更大規模、更大力量地打回來。

  1945年,又是毛澤東在中共七大提出:我們要“準備廿、三十個旅,十五萬人到廿萬人脫離軍區,將來開到滿洲去”,“得到技術條件”即先進的武器裝備。“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的最近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麼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因為東北不僅有大工業,而且背靠蘇聯與外蒙古。

  十年前與中共擦肩而過的機遇,十年後終於被毛澤東抓住了。中國革命因此在1949年取得了勝利。儘管毛澤東後來沒有提到過這段歷史,但這並不是因為它不存在,而僅僅是因為他有更深層次的策略考慮,即用“小米加步槍”的故事來鼓士氣、壯軍威。用毛澤東1949年2月初在西柏坡會見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時的話來說,就是:“中國共產黨想以此證明,是蔣介石用美國的技術裝備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毛澤東認為,計算精確就能實現華北以我為主,東北由我控制

  1945年8月15日,從外蒙古大舉向中國察哈爾地區推進的蘇聯遠東軍外貝加爾方面軍蘇蒙聯軍的先頭部隊,占領了多倫及張北。剛一得到消息,毛澤東就下令綏遠、太行、冀察地區的八路軍,乘機奪取靠近張家口地區的大同、太原與北平,並不惜與試圖占領這些城市的國民黨傅作義部和閻錫山部作戰,爭取造成背靠蘇軍控制冀察晉綏熱數省大部地區的有利形勢。

  17日,晉察冀邊區冀察軍區郭天民、劉導生部所轄十二分區部隊,興衝衝地派出一隊騎兵趕往張北,準備與蘇蒙軍建立聯繫,以便配合作戰。不料,這支騎兵甚至還沒有來得及通報“家門”,就被大批呼嘯而來的蘇軍摩托兵圍住並繳械。帶隊的幹部解釋了半天,徒費口舌,對方一句也聽不懂。又連比帶劃地折騰了半天,才讓蘇方大體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蘇軍一位上校參謀解釋說,他們實在想象不出,這些著裝五花八門、武器長短不一的人,怎麼會是八路軍。

  八路軍與蘇聯紅軍初次接觸所產生的這段小小插曲,足以折射出雙方當時關係的微妙特點。兩軍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但中共中央卻深感慶幸,因為這一經歷證明,蘇軍至少不反對與八路軍接觸。當然,為了不給蘇軍留下不良印象,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專門發布指示,要求所有需要與蘇軍接觸的部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著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