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歷史回顧:蘇軍當年在東北的暴行

http://www.CRNTT.com   2013-06-16 10:13:36  


 
令人意外的是,俄國人這回卻弄巧成拙了。

  這時,來長春不久的東北行營特派員蔣經國,還不大了解在長春周圍有大批中共軍隊。11月12日,根據蘇軍命令,長春城內和部署在長春機場周圍的數以千計的中共軍隊被迫集結並撤退,引起社會各方關注,也不可避免地惹動蔣經國的注意。事實上,他們並不清楚中共軍隊是進駐還是撤出,他們只是吃驚地通知國民政府,趕快停止部隊空運長春的計劃,以免遭到預先部署好的中共軍隊的襲擊。

  結果可想而知:15日,國民黨正式通知蘇聯駐重慶大使館,並電告美國政府,稱蘇方千方百計阻撓中國政府的接收工作,現又公然將中共軍隊引入長春,故東北行營及參與接收的行政人員17日起將全部撤離長春,遷往山海關,接收工作已無法實行。

  蘇聯一直擔心的外交事件終於發生了。國民黨一甩手,準備好的撤軍行動自然無法進行。軍撤不了,還弄了一個“理”虧。美國軍艦開始接連在蘇軍駐扎的大連附近海面示威,蘇方高度緊張,戰鬥機頻頻起飛,炮兵也數次開炮示警。不僅撤不了軍,莫斯科還不得不向大連緊急空投一個師的兵力,向沈陽增兵至4個坦克旅和一個炮兵師,並且把部隊又開回營口,重新布防。東北問題一下子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俄國人一肚子那個氣,就別提了。

  於是,莫斯科只好回過來找中共的麻煩。蘇軍代表通知東北局,凡長春路及沿線城市的中共軍隊必須全部撤出;凡有紅軍之處,中共軍隊不得與國民黨作戰,並且不許有中共軍隊存在。

  實際上,當時的形勢已經開始發生變化了。11月16日,國民黨軍已經攻破山海關防線。而中共在熱河及東北的部隊多數是新部隊,沒有訓練,老部隊也是系統各異,加之長途跋涉,疲憊不堪,且指揮機構尚未健全,補充給養均成問題,要有效地完成拒止蔣軍出關的作戰任務,可能性很小。

  形勢突然變化,獨占東北計劃受挫,令毛澤東頗感不快。加上自抗戰勝利及重慶談判以來的過度勞累,毛澤東一下子病倒了。

  19日,由劉少奇主持的中共中央致電東北局,一面表示理解蘇方所面臨的外交困難,一面仍繼續堅持毛澤東原定的方針,強調東北大局未定,仍應集中主力於南滿,拒止蔣軍登陸,力爭大城市,努力掌握全東北。但次日即改變方針,決定放棄獨占東北計劃,“讓開大路,占領兩廂”,只是仍寄希望於蘇軍能夠允許部隊在錦州、葫蘆島及北寧路一段組織戰場,打擊北上蔣軍;而一周後,東北門戶錦州失守,拒止蔣軍進入東北已無可能,劉少奇不能不進一步根本改變原來的設想,要求部隊去占領東、南、西、北滿的廣大鄉村和中小城市。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時在內部被中共稱為“辰兄”的蘇軍,被稱為“友人”的蘇聯大使,以及長期以來被稱為“遠方”的莫斯科,真的樂於看到這樣的一種格局。實際上,正像斯大林反覆講過的那樣,他的最大心病就是美國人。他還當著蔣經國的面講過:“不能讓美國有一個兵到中國來。只要美國有一個兵到中國來,東北問題就很難解決了。”蘇聯大使在得知山海關失守後,也一再問過周恩來:美國人是否和國民黨軍隊一起進入了東北?其實,他們並非不清楚,只要國民黨進了東北,美國人到東北去充其量也只是個時間問題。因此,東北問題不可能告一段落。

毛澤東阻斷“和平民主新階段”,說走法國的道路實在危險

  在毛澤東生病期間,發生了一件幾乎要扭轉整個中國命運的大事件。這就是有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將軍參加調處的國共兩黨的停戰談判。

  由於國民黨軍大批北上,又有美軍撐腰,華北和東北的軍事形勢都相當嚴峻。為緩和華北的軍事壓力,並利用在東北占據的軍事先機迫使國民黨承認自己在東北的地位,中共中央對舉行停戰談判表示贊同。

  停戰談判順利地舉行了,華北和東北地區的停戰也實施了,但是,中共在東北的地位問題卻絲毫沒有涉及。不僅如此,在1946年1月10日達成的《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及恢復交通的命令》中,還明確表示:“國民政府軍隊為恢復中國主權而開入東北九省,或在東北九省境內調動,並不受影響”。結果,正如東北局事後所說:由於“國民黨仍可向東北運兵,仍拒絕與我談判東北問題,不承認我在東北之任何地位,他對東北我軍仍未放棄武力解決的方針,因此國民黨軍隊進入東北後要向我進攻是不可避免的”。中共本來想趁談判全國停戰之機使中共在東北的地位問題得到政治解決,這樣一來反倒南轅北轍,越走離目標越遠了。

  1946年1月10日,按照國共兩黨發布的公開命令,全國範圍的停戰開始了。但至少在東北及其相關地區,沒有誰相信這個命令會真正起作用。就在停戰令下達一周之後,國共兩黨的軍隊在營口就發生了衝突。中共中央要求停戰小組出面調停,試圖迫使國民黨承認東北存在共產黨力量的事實;蔣介石卻堅決拒絕,根本不承認在東北有中共軍隊存在。

  緊接著,在第十三軍和五十二軍已經進入東北的情況下,國民黨新六軍和新一軍又先後進入東北,開始搶占長春路以外的中共占領區。要想保住根據地,已非打不可。只是,劉少奇認為,和平已是大勢所趨,“現全國停戰業已實現,東北亦必須停戰,整個國際國內形勢不能允許東北單獨長期進行內戰。我黨目前對東北的方針,應該是力求和平解決,力求在國民黨承認我黨在東北的一定合法地位的條件下與國民黨合作,實行民主改革,和平建設東北。”因此,“此為歷史新階段中之最後一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