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去杠杆化”根源在於“安全資產”缺失

http://www.CRNTT.com   2013-06-26 08:06:22  


 
  文章分析,一般而言,人們追求“安全資產”的原因,就在於它表現出來的、與其他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屬性完全不同的特征:很高的信用和較低的市場風險;而且,流動性好,通脹風險可控,甚至匯率風險也較低,尤其是其它金融資產凸現出巨大的非系統性風險時,它還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衡這類風險的作用。在信用本位時代,一國自己的安全資產往往被鎖定在“信用級別”最高的貨幣或政府債券上。

  比如,在過去日本經濟蕭條的二十多年中,越來越嚴重的老齡化和少子化傾向,已經促使其民眾對安全資產的需求(流動性偏好)達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大多數人都把錢存在了政府提供流動性保障的銀行體系內,而不關心它們存放的資金使用的效率好壞,即日本民眾今天只關心自己財富的兌現能力,而從不關心財富投資的收益回報狀況。但另一方面,日本銀行業面對本國企業缺乏投資意願,消費者過度偏好流動性的資產,也不得不把他們資金運作鎖定在安全資產的投資上,於是,在日本國內最高信用等級、流動性最好的資產就是日本國債——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一個奇怪的輪換:日本貿易順差越大、日元升值就會過快,倒逼央行幹預匯市的力度就越大,從而導致銀行的儲蓄就會越高、而銀行購買國債的需求也就會越大。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日本財政赤字那麼龐大,破產的風險卻沒有像歐豬五國那樣嚴重的理由!

  但是,像中國這樣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國家,一方面,政府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加了我們在目前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中對美債這個“安全資產”的依賴,所以,當全球國際資本需要避險,大量回流、衝擊美國本土債券市場的價格和收益時,中國就會深受其害。而當美國政府為了解決本國失業和資產價格低迷的現狀,採取非傳統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時候,中國的外匯儲備價值又失去了應有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由於國內“債市”發展緩慢,再加上其市場化程度低,所以,大眾對安全資產的需求無法得到充分的滿足,從而厭惡風險的心態就會造成股市換手率高、價格波動性大的不穩定現象,相反,與此對應的是,國內資源稀缺的市場,卻暫時充當了“安全資產”的投資渠道,比如,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由於資金帶動價格上漲的效應非常明顯(尤其是國內貨幣增長過快的時候,大眾通脹預期強化,從而“物以稀為貴”的內在規律更助長了這種“投資理念”),再加上政府讓房地產市場“軟著陸”的意圖又十分清晰,於是,房地產投資的“安全性”就被抬高了,這種房地產屬性的“錯位”形成,嚴重影響了今天中國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當然,打造安全資產是個系統工程,需要穩健的貨幣政策、充實的社會保障、和完善的政府信用體系等建設的跟上。事實上,今天沒有特殊意義的安全資產,從根本上說,只有提升實體經濟發展活力和實力,降低對安全資產的過度需求,那麼,貨幣和高信用的固定收益債券等“安全資產”才會真正變得安全。

  文章指出,美國是靠“非傳統”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金融“安全資產”進行修復,來提升它長期打造的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的國際競爭力,而我們中國和金磚國家以及亞洲新興市場國家,應該正視自己所處的發展階段的約束,通過加強彼此間經濟和金融合作的方式,來提升實體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實力,從而以此來滿足這個地區的社會大眾對“財富安全性”的強烈渴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