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行動者梁漱溟:我生有涯願無盡

http://www.CRNTT.com   2013-10-21 15:27:55  


 
  被終止的改良 以出家精神開展鄉建 

  梁漱溟是從精神訓練入手,從傳統文化汲取營養,培養團體意識、集體精神、關切公共事務的能力,讓農民能在之後自動組織起來從事鄉村建設運動。但這種溫和的改良,需要時間,可惜未得時代之允許,被迫中止。因此,梁漱溟的主要貢獻,是給出了一種國家建設的路徑,並留下了可待延續的傳統。 

  在鄒平,梁漱溟致力於發揮農民的主體性作用,他曾論述道:“鄉村建設之所求,就在培起鄉村力量,更無其他。力量一在人的知能,二在物資,而作用顯現要在組織。凡所以啟發知能,增殖物資,促進組織者,都是我們要做的。然力量非可由外鑠,鄉村建設之事,雖政府可以做,社會團體可以做,必皆亦本地人自作為歸。” 

  歐寧認為,從鄉村文化的內部著手,是梁漱溟在開展鄉村建設時和晏陽初的差別所在。也就是說,晏陽初在定縣舉辦的平民教育促進會,是從教農民識字入手,來提高農民的知識水平,這之後再解決其他問題;梁漱溟是從精神訓練入手,從傳統文化汲取營養,培養團體意識、集體精神、關切公共事務的能力,這之後自動組織起來從事鄉村建設運動。 

  鄒平鄉建運動歷時七年,其間山東省政府將鄒平經驗推而廣之,至1937年,實行鄉村建設管理的縣已經超過70個。但是,隨著日本的入侵,鄉建運動被迫結束。對於這七年,梁漱溟後來認為:“……在當時鄉間也是不無效果的。諸如實驗區鄉村之社會秩序、經濟發展、文化教育、民情風習等方面,均有好的變化和氣象。”同時,他也坦承:“我落到同許多社會改良主義者一樣,終歸未能真正解決中國問題”。 

  在許章潤看來,鄉村建設要解決中國問題,正反映出梁漱溟儒者的特點,“為蒼生起,奔走於大地”“儒者是要實踐儒家學說,要身體力行,有一種宗教般的救世情懷,現在有一些新儒家學者,天天在說我是一個儒者,說完可能就唱卡拉OK去了。” 

  實際上,梁漱溟確實有一種救世情懷,在一篇題為《以出家精神做鄉村工作》的短文裡,他表示:“現在我來做鄉村運動,在現在的世界,在現在的中國,也是同和尚出家一樣。我同樣是被大的問題所牽動,所激發;離開了朋友,拋棄了親屬,像和尚到廟裡去般地到此地來。因為此事太大,整個地占據了我的生命,我一切都無有了,只有這件事。” 

  採訪時,許章潤對記者說:“梁先生從來都是家國天下這個大框架裡來思考具體問題,你們寫文章,要把這句話一定要寫進去。沒有這個眼界、眼光,瞎嚷嚷有什麼用?但這正是一般人忽略的問題。”許章潤認為,梁漱溟的鄉村建設實際上就是國家建設。馬勇也認為,這種本土的鄉村實踐,是梁漱溟在轉型時代最重要的貢獻,他給出了一個路徑。 

  對於這一場鄉建運動,學界持論不一,有人認為它以失敗告終,有人覺得只是“未完成”。梁培寬對這兩種看法都不贊同:“如果一項運動要開展20年,但只進行了7年,成功或者失敗誰能說得清楚,如何來評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