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經濟指標超前環保指標滯後”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14-03-14 09:04:11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訊/2013年1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了《“十二五”規劃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報告。中期評估報告指出,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3%,2012年增長7.7%,2013年上半年增長7.6%,經濟增速高於《綱要》年均增長7%的預期目標。“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工程實施進展順利,24個主要指標大多數達到預期進度,少數指標已提前完成。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能源消費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能源消費結構、氮氧化物排放量4個節能環保方面的約束性指標完成進度滯後。

  制約4項指標完成的因素分析

  WTO經濟導刊發表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吳玉萍、山東財經大學電子商務學院薑青新、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張淼文章表示,中期評估報告顯示,氮氧化物排放量指標在2011年不降反升,較前一年上升5.74%;儘管2012年這項指標下降2.77%,但綜合前兩年的指標數仍比2010年高出2.82%。據測算,要完成《綱要》目標,後3年需年均下降4.3%。其他3項未達標指標的具體情況是:能源消費強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前兩年下降5.5%,要實現下降16%的目標,後3年需年均下降3.84%;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目標是下降17%,前兩年只累積下降6.6%;能源消費結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前兩年只累積提高0.8%,要實現11.4%的目標,後3年還要累積提高2%。

  如以氮氧化物排放量指標為例,《綱要》提出“十二五”期間全國排放量削減10%的總量控制目標。2011年《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也明確提出,到2015年全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在2046.2萬噸,比2010年的2273.6萬噸下降10%。

  除了上述4項約束性指標滯後外,中期評估報告明確指出:“當前環境污染呈現污染源多樣化、污染範圍擴大化、污染影響持久化特征”。在傳統煤煙型大氣污染形勢依然嚴峻的同時,以細顆粒物、臭氧為特征的複合型污染日益嚴重。按照在1996年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基礎上增設PM2.5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調整PM10、二氧化氮、鉛等濃度限值後的新標準,全國有60%左右的城市空氣質量不能達標。

  在分析4項指標滯後原因時,中期評估報告將之歸結為:經濟增長速度超過預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較慢、能源結構優化調整進展不快、部分企業減排力度不夠。尤其前一階段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懲罰機制沒有完全落實到位,一些地方節能減排的壓力和動力不足,節能減排工作意識有所淡化,要求有所降低;有的地方單純追求GDP增長,忽視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產能過剩的問題,盲目規劃建設“兩高一資”項目。部分地區甚至出台了針對高耗能行業的優惠政策,給節能減排工作帶來很大壓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