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深度專訪:藍博洲談歷史與統一

http://www.CRNTT.com   2019-10-26 00:12:50  


 
  讀陳映真 辛苦卻難割舍

  “陳映真在台灣的思想界比較特殊,他有著歷史的關懷,還有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世界觀。”藍博洲這樣評價陳映真。

  藍博洲坦言,自己的閱讀之路其實經歷了一個成長的過程。他最開始進行政治上的閱讀是從讀柏楊開始的,後來又開始讀李敖,讀的也都是禁書時代的柏楊和李敖。但是卻很快丟掉了這二位的作品,因為這二位的作品只是給了他反抗當時的國民黨的勇氣,並沒有告訴他當時國民黨治下台灣社會種種問題的本質和根源。

  “讀了陳映真之後我才有了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認識,”藍博洲表示,不同於柏楊和李敖,陳映真看到的是一個完整的宏大的歷史,包括日本的殖民統治給台灣帶來的後遺症,內戰冷戰結構所造成的兩岸分隔的歷史悲劇。陳映真的這些作品使藍博洲的視野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台灣那個“反共戒嚴”的年代,本來可以像大部分人一樣一無所知,但是讀了陳映真之後,藍博洲便開始去關心台灣社會的各種問題,也因此有了越來越重的負擔。這可能會讓人覺得很辛苦,但奈何又離不開,藍博洲正是這樣一步步成長的。

  關懷社會 形成樸素社會主義傾向

  1949年之後的台灣出現了一段時間的整個思想界的空白,在這段時期大陸的作品不能讀、台灣日據時期的作品也不能讀。直到1975年,坐了七年牢的陳映真出獄之後,同一些朋友創辦了《夏潮》雜誌。《夏潮》開始去講台灣的歷史,講孫中山思想這一國民黨的進步一面,講台灣日據期的歷史文學,也有對大陸的關懷,對第三世界的關懷。這在台灣是非常難得的。

  藍博洲在中學年代接觸到《夏潮》雜誌,工人家庭背景的出身使其很容易就被《夏潮》的傾向所吸引。“之前也曾大概看過一些資產階級的刊物,覺得並不合調。因為它們沒有社會底層的關懷,而這種關懷正是《夏潮》所具有的。”這大概是藍博洲後來形成樸素的社會主義傾向的啟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