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高雄廈門港口經濟合作機遇與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5-22 00:06:49  


 
  三是,台灣當局錯誤的兩岸關係政策使高雄錯失發展良機。面對上述內外環境變化而產生的種種挑戰,台灣當局曾採取了相關應對策略。其一,1993年提出“以發展台灣成為亞太地區的經濟樞紐為目標”的“亞太營運中心”計劃,將高雄發展為亞太海運轉運中心便是六項中心之一的重要內容。然而,為配合政治上推行“台獨”分離路線,李登輝竟逆轉對大陸經貿政策取向,1996年9月提出“以中國大陸為腹地建設亞太營運中心的論調必須加以調整”,對兩岸經貿往來轉而採取“戒急用忍”政策。這一對“亞太營運中心”計劃釜底抽薪的做法,導致其大體無疾而終,高雄港也因此喪失重要發展機遇。③其二,1997年4月啟動高雄港境外航運中心,與大陸的廈門港、福州港開始兩岸“試點直航”營運。但受限於“不通關、不入境”政策,境外航運中心衹能從事大陸輸往第三地或第三地輸往大陸貨物的轉運及相關的加工、重整及倉儲作業,所謂“直航”的實質意義不大,對高雄港業務提升幫助十分有限。④

  (二)高雄港口經濟衰退的呈現

  進入21世紀後,伴隨著國際經濟的整體衰退、島內經濟結構性問題的凸顯以及兩岸關係的發展變化,高雄港口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挑戰與危機進一步加劇。高雄港在航運界的地位從“洲際樞紐港”逐漸下降至“區域性轉運港”。

  1.在兩岸經濟消長中高雄港競爭優勢加快弱化

  自21世紀起台灣經濟增長呈明顯下行趨勢,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由上世紀90年代的6%左右的中速增長轉為中低增長,2000—2016年平均經濟增長率下降至3.06%。⑤與此同時,在產業佈局及台灣當局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下,長期以來台灣經濟社會發展水準與資源配置存在的南北差距也進一步擴大。而呈鮮明對比的是,大陸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並自2010年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之相適應的是大陸沿海港口的迅速發展。上海港、寧波舟山港、深圳港、廣州港、青島港、天津港等,陸續成為世界性集裝箱大港,高雄港的競爭優勢加快消失。

  2.台灣當局發展高雄港口經濟的應對政策

  面對高雄“洲際樞紐港”地位日益動搖的困局,台灣當局在《挑戰2008:台灣重點發展計劃2002-2007》中提出“建設海空聯港”規劃,要建設高雄港為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以配合船舶大型化的需求,鞏固台灣海運轉運中心的地位,建設高雄機場加值轉運作業空間,並建設兩港間聯絡運輸道路。在加強高雄海空港基礎設施的同時,要發展高雄經貿物流園區成為全球運籌管理中心。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