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誰拋棄了烏克蘭?

http://www.CRNTT.com   2010-02-07 10:53:20  


 
  據獨聯體國家統計委員會統計,2009年1~4月,烏克蘭宏觀經濟指標遠落後於其他獨聯體國家,經濟下滑嚴重。其中工業生產同比下降了32%,其他獨聯體國家平均下降兩成。1~4月烏克蘭累計通貨膨脹率為19.1%,獨聯體國家平均通貨膨脹率為14%。1~4月烏克蘭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了14.4%,獨聯體國家平均下降了3%。

顔色革命反思

  早期“天鵝絨革命”是指如天鵝絨包裹著的革命,連一塊玻璃都未被打碎。自2003年格魯吉亞爆發“玫瑰革命”後,革命中引入了很多符號主義因素,“天鵝絨革命”轉型為“顔色革命”,2004年後半年發生在烏克蘭的革命,便以基輔遍布街頭的栗子花橙色為革命符號,也謂“橙色革命”。

  但顔色革命有其先天缺陷。顔色革命事實上是早期“天鵝絨革命”的翻版,它的第一訴求就是遏制當權者動用武力的可能性,盡量縱容示威者示威的規模、力度,不斷地挑戰當權者的極限,但又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平抗爭”的形象。所以,從社會功能上看,顔色革命只不過是個公關運動,一旦公關目的達到後,它就有可能背離最初的設定目標。

  而且,顔色革命更偏愛“欺騙性政治”。“橙色革命”時鬧出了尤先科“中毒事件”,英國《每日電訊報》數日前一篇評論中寫道,毒藥風波過後,尤先科如願登上了總統寶座,西方如願得到了一個親歐親美的波蘭領導人,而尤先科的臉也奇跡般恢復到“白馬王子”時代,誰能說這不是“陰謀論”的一部分?

  最關鍵的是,顔色革命的正當性需要實際支持。烏克蘭顔色革命的凋零,在於顔色革命受益者並沒有治理好國家的經濟,從而自動失去了繼續受益的正當性。烏克蘭顔色革命的歷程表明,顔色革命只是過渡性革命,它本質上甚至連革命都稱不上。如格魯吉亞“玫瑰革命”的受益者當權後,一樣殘酷鎮壓示威抗議者,並隨意點燃戰爭導火索,經濟倒退,人民處境並未實質改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