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校園暴力為何總在“薄弱校”?

http://www.CRNTT.com   2010-03-04 11:12:05  


 
  ★打打架有那麼嚴重嗎?

  “打打架有那麼嚴重嗎?”上海市長寧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檢察科(以下簡稱未檢科)一位辦案人員,在教育聚眾鬥毆案件中的學生時,被學生這樣反問。

  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說,年少輕狂時的衝動之舉,僅僅是個可以用來懷舊的笑話。今年奧斯卡提名電影《在雲端》中,就有這樣一個典型的情節:人到中年的男主人公帶著女友,回到家鄉,闖進兒時的母校,男主角指著校園一處僻靜的樓梯角落告訴女友,這就是他當年打架的地方。

  在姚建龍看來,能夠笑談年少衝動的人,可以算“幸運兒”。他解釋說,犯罪學研究認為,未成年時期曾經有暴力、越軌行為的人,犯罪發生率明顯高於其他人,這就是校園暴力必須受到重視的原因。

  姚建龍介紹說,青春期衝動是未成年人特定生理階段決定的,很多未成年人在這個階段,都會有罪錯行為,比如逃課、偷東西、打架等等。但是大部分人不會把未成年時期的罪錯行為,帶到成年階段。

  究竟哪些因素會讓一部分人把少年時期的罪錯帶到成年,是很多學者研究的課題。其中被廣為認可的因素,包括家庭中父母的不和睦;受交往圈子中他人的影響;以及在學校裡經常目睹、實施暴力。“在暴力的環境中,小孩子以為暴力是最簡單和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就會學著用這種方法來解決他遇到的困難。”

  長寧區檢察院未檢科科長顧小瓊,也注意到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這樣一個特點:大多數暴力事件參與者的動機,都不過是“從眾”和“效仿”。在這個科室處理的有在校學生參與的案件中,幾乎沒有一個人單獨犯案的案例,不管是鬥毆還是搶劫、勒索,多數情況是學生之間,或者學生與社會人員之間拉幫結派,一個人領頭、幾個人起哄的形式。

  一時的衝動和起哄,往往是未成年暴力事件發生的導火索。上海市一位檢察機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一起典型的學生之間聚眾鬥毆案件。一名學生與另一名學生為女孩爭風吃醋,兩人相約放學後到一所公園內“解決問題”,兩方分別叫上了自己的朋友、同學。見面後,幾句話挑起了衝突,雙方就拳腳相加打起來。其中一方主犯學生,事前從家裡帶來管制刀具,將對方學生砍成輕傷。

  “我們問這些學生:像這樣打架不是第一次吧?幾個小孩都笑了,表示默認。”檢察人員告訴記者,學生們認為,打打架很正常,沒什麼大不了的,至於這一次“意外”犯案,完全是因為主犯一時衝動帶了刀。

  這樣的案例正好印證了姚建龍的觀點:如果學生身處校園暴力多發的環境,或者經常參與暴力事件,他們就更有可能將普通的暴力升級為傷害更加嚴重的違法犯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