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張亞中:建立兩岸共同體史觀的現存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0-12-05 00:28:33  


 
  隨著兩岸的隔絕,隨著冷戰的意識形態對抗,隨著內戰時間的延長,台灣民眾在認同上開始出現了問題,一方面他們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是另一面,他們被教育得要“仇共”、“恨匪”。但是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為中國的代名詞時,國民政府的認同教育就開始出現了問題。“反共”是否等於“反中”?“仇共”、“恨匪”的教育與政治宣傳,以及兩岸後來的政經發展,使得兩岸認同存在著一條巨大深邃的海溝,當大氣候改變時,兩岸認同的分歧即開始顯現。

  “中華民國”政府能夠代表中國的正當性是拜東西冷戰與美國的支持所致,當美國總統尼克森派季辛吉密訪北京開始,台北的國際正當性就開始動搖了。1971年“中華民國”政府被迫退出了聯合國,失去了國際正當性。1978年底與美國斷交,台灣失去了美國的支持,等於是在國際代表的競爭中完全挫敗,它的“內戰史觀”幾乎全面瓦解。

  在“內戰史觀”下,國民黨政府為了凸顯自己的正統地位,透過在內戰體制必然形成的威權統治,長期以代表中國正統地位的國族意識與教育政策之中,相對地忽略了,甚而壓抑了地方性、區域性的歧異元素,以便提供更多的空間來傳播中原正統文化與中國意識,因而包括各類母語、各種族群歷史及其文化在內,種種未能被界定為中國文化正統的事物,經常遭到消極不鼓勵、不傳播、甚至壓抑、查禁等等程度不一的對待。

  1970年代,雖然台灣仍處於威權體制,但是經濟的發展已有起色。三十年來投入土地改革、發達國家資本主義與中小企業政策,現代化的一些成果出現。當台灣經濟力崛起,伴隨的自然是社會力的急待破繭而出。

  1979年初,北京與華府建交,做為“內戰”挫敗的一方,台灣的民間開始出現另一種聲音,他們嘗試展開反省、進而挑戰、甚至顛覆、排除中國意識主導下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藍圖,這其中包括對史觀的認知、文學的書寫等等。“內戰史觀”自此在台灣開始瓦解,“統一史觀”更被視為是虛幻不實際。隨之而來的是兩岸“偏安史觀”或“台獨史觀”的出現。“偏安史觀”或“獨立史觀”的基礎在於台灣社會開放所產生的民主化,1980年初台灣意識形成,外在則有美國透過《台灣關係法》與軍售的支持。

  台灣民間社會已經準備開始脫離“內戰史觀”,但是北京仍然是以“內戰史觀”來處理與國民黨的關係。在國際外交上仍然繼續孤立台灣、軍事上壓制台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