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的真貴族——譚嗣同

http://www.CRNTT.com   2011-09-13 14:58:01  


雖千萬人,吾往矣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訊/改革開放後,富貴不再是罪過,反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到處是炫富與耀貴,什麼“豪庭”、“奢華”、“帝王”……林林總總的招牌出現在街邊;什麼“名門”、“上流”、“至尊”……比比皆是的廣告充斥於媒體。一些有錢有勢者及其親屬也飄飄然以“貴族”自居起來。

  然而,這些人根本不知道,在西語裡,他們這樣的人被稱作“寡頭”,“貴族”一詞則另有所指。

  在辛亥前夜,中國就出過不少真貴族,譚嗣同是其中的佼佼者。

  ■ 什麼才是真貴族

  “貴族”本意為賢人大德

  “貴族(aristocrats)”在古希臘語中是“最優秀的(aristos)”一詞的派生詞,意為賢人、大德。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都把貴族定義為道德高尚、情趣高雅和(最後才是)富裕尊貴的人。

  試問,如今我們這滿是“高貴一族”的“街道”上,到底能有幾個真貴族呢?

  貴族與寡頭之別:前者維護公平正義,後者只謀既得利益

  對於那些富裕尊貴但道德低下者,古希臘人並不稱之為貴族,而是稱之為寡頭(oligarchs)。貴族是高貴的——因為他們是幸運者,他們沒有受到社會不公正的侵害。貴族的確是高貴的——因為他們心系不幸者,他們抗議並糾正社會不公。在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看來,貴族與寡頭之別就在於:前者維護社會正義,而後者只謀一己私利。

  社會有真貴族,乃黎民之幸

  社會不公的受害者要求公正,這不奇怪。但倘若一個社會裡只有不公正的受害者才要求公正,那就如同只有被盜竊者才反對盜竊、只有被殺害者才反對謀殺一樣,這個社會還可藥救嗎?所以,一個社會有真貴族,有為不幸者呐喊的幸運者,實為黎民之幸。古今中外,都不乏這樣的真貴族:如俄國的十二月黨人,出生貴胄之家而甘為平等理想受苦赴難;如狄更斯筆下的查理.達奈與雨果筆下的朗特納克侯爵,政治態度截然相反但都對受苦百姓有深切的博愛之心。在我國,清末出身官宦之家而為民主共和奮鬥者也是史不絕書。

  這些先賢,無論其追求何種主義,都已經超脫了既得利益的藩籬,表現了一種高貴的精神,也就是柏拉圖意義上的貴族精神,它是一個社會的精神脊梁,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精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