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稀土礦“賤賣”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1-12-24 10:04:36  


 
  稀土價格,恰恰是“我們說了算”

  全球稀土年消費量為13萬噸,而中國產能已經達到18萬噸,實際上,作為最大稀土出口國,中國也並非沒有“操縱”稀土價格。

  最簡單的“操縱”價格方式,就是減少出口配額,即通過減少供給來抬價。從05年商務部實行稀土行業出口配額制以來,配額幾乎年年縮減,2009年稀土出口配額僅3.4萬噸,而今年1至9月,中國共出口稀土配額產品僅1.1萬噸。

  這是造成近年來稀土價格暴漲的根本原因。今年1至9月,中國稀土氧化物、鹽類、金屬產品價格大幅上漲,近期雖有回落,但相關產品價格比年初平均提高三到四倍。當然,高價之下,國外的稀土礦業公司的股價也企穩回升,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都著手重新開採本國的稀土礦。

“無序競爭”怎麼辦? 
 
  “無序競爭”應該被行政准入代替?

  在“定價權”思維的主導下,必然產生一種衝動:我們能不能把國內的稀土產業“擰成一股繩”,以任意支配國際市場的供求關係,獲取更大的利益呢?

  一種代表性的意見是,中國必須頂住西方發達國家“壓力”,嚴格控制出口配額,並逐年減少。去年網上流傳一篇《中國稀土之痛何時了》(儘管稀土價格早就不“痛”了)的文章聲稱,“稀土出口將會威脅中國稀土產業安全”。類似思維也是工信部制訂《〈2009-2015年稀土工業發展規劃〉修訂稿》的前提,這一規劃聲稱,隨著各種新材料、新能源不斷研發,對稀土的需求將急速增長,中國現有的稀土儲備將很難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必須堅決維護國家利益。

  按照這一規劃,2009年至2015年,國家將不再批准新的稀土礦采礦權。新建稀土冶煉分離企業,由省一級核准變為工信部核准,同時取消市級政府部門對稀土應用加工企業的審批權,並規定,1億元以上規模的稀土加工應用項目,須報工信部核准。而對於已有的稀土企業,《規劃修訂稿》將著重從技術裝備水平、環境保護情況和管理水平等三方面入手實行淘汰。在稀土冶煉分離企業上,規劃甚至還提出具體的淘汰目標,即由100家減為20家,以避免企業之間的“無序競爭”和壓價。

  可是按照同樣的邏輯,中國的來料加工產業,無論是做服裝還是裝配手機,由於激烈的競爭,利潤率也很低,那是不是也要成立“中襪子”,“中手機”等壟斷國企,來避免“無序競爭”?市場本來就包含了競爭,而競爭是提高競爭者效率的最好手段,為什麼幾十上百家競爭激烈的企業不能提高稀土產業的效率,而一個通過行政權層層審批和准入構建起來的壟斷市場卻更有效率?我們只能懷疑,這不過是行政權向市場尋租的借口而已。說白了,借著“稀土危機”的忽悠,一場稀土產業的國進民退已經如箭在弦,這也許才是最近兩年市場上吹風“稀土之痛”的真正來源。

  常識和經驗告訴我們,這樣做既不能增強整個產業的競爭力,也非身處其中的企業之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