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夏斌:經濟改革的邏輯與行動

http://www.CRNTT.com   2013-01-30 11:17:22  


 
  第三,在推動國有資本向重點行業、關鍵領域集中,向主業集中的過程中,要研究處置國有實體企業對40多家中央金融企業約2070億元的資本及權益。

  第四,對各級地方政府、財政等部門持有的國企及地方金融機構股權,應參照中央國企及中央國有金融企業股權處置辦法實行。

  當前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任務相當艱巨,但政府長期積累的巨額資本財富,也給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提供了充裕的物質基礎,這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也是美國等經濟體在危機後面臨結構調整時所羨慕不已的。

  概括以上改革“路線圖”,當真正破解土地徵地制度、社會保障問題之時,也可能正是地方建設資金缺口、融資平台風險徹底暴露之時。

  由此產生中央與地方財力和事權的重新考慮,相應的制度改革將不得不擺上重要的日程。中國要徹底改革財稅制度,恰遇中國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在減少,只能通過“國退民進”“還富於民”,以徹底解開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政治穩定之“結”。

  相比初期展開的“兩大核心”改革,“四大重點”突破是這輪經濟改革中更為艱巨的歷史任務。在農村,重點是土地徵地制度改革;在城市,重點是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在國家經濟制度層面,重點是財稅體制和“國退民進”改革。其中財稅體制和“國退民進”的改革,是最終決定這輪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要通過返富於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通過返富於民,理順市場經濟運行機制。

  “四大重點”改革將牽動方方面面的利益調整,情況相當複雜,也最難解決,更需要決策者及早運籌帷幄、統籌安排。

  ■ 新的改革原則、時間與組織

  一切改革應著眼於形成市場機制、推動機制轉化動力的自動生成。當改革全面、持續鋪開,要進一步推動,全靠“頂層設計”是不可能的。

  中國上世紀的改革浪潮,並不都是政府事先設計的,而是通過“承包制”和“價格雙軌”改革,鼓勵和尊重群眾的創造精神,推動一個又一個領域的改革。在找到中國各種經濟問題的邏輯始點和真正動因後,要咬住“硬骨頭”,敢啃“硬骨頭”,“攻其一點,不及其餘”。

  改革要兼顧短期經濟的穩定。諸多領域的連續改革,意味著國民經濟運行的市場信號將發生一連串變化,會對當期經濟穩定帶來一定影響,加上美國及全球經濟的真正復甦可能要拖至2015年左右,這對中國改革會帶來新的不確定性。因此,既要決心改革,又要講究策略,在基於社會、政治和經濟可掌握的穩定能力平衡中,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速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