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一個老夫子,兩種人生

http://www.CRNTT.com   2013-03-13 14:15:32  


 
  時代周報記者聯繫王澤訪問已近一個月,其公司給出的回覆一直是“沒時間”,而王家禧早已在美國養老,稱不便接受採訪。當記者引用媒體報道詢問其公司公關人員時,對方回答:“這個新聞已經很久了,我們是不方便回應的。”記者一再詢問有沒有公司的官方說法,對方反問:“到底要針對什麼澄清,解釋什麼?”最終,王澤公司的公關人員正式給出了郵件回覆:“對於這陳年舊聞,我方不予回應。”

  彭志銘說,老夫子自上世紀80年代起在香港逐漸式微,隨後轉戰台灣,抄襲之事“20年裡都沒有人在講”。因為老夫子誕生50周年的種種紀念活動,《蘋果日報》有記者就此事採訪彭志銘。彭志銘當然重提抄襲之事:“那個記者很年輕,不知道這些事情,我立刻給他資料,然後在《蘋果日報》刊登出來。”

  之後彭志銘收到反饋,《蘋果日報》的報道讓很多年輕的香港漫畫人震驚:“研究以前漫畫的人知道這件事。但是更新一代的年輕漫畫家都是玩遊戲機、看外國漫畫的,比較少關注這個事情。《蘋果日報》登出這件事之後,他們很震驚。因為一直有人說《老夫子》是代表香港漫畫的,現在告訴年輕人這是抄襲的、不能代表香港漫畫,這沒有道德,我們不承認。整個漫畫界都感覺很震撼。”

  馮驥才當年的秘書李健新也是天津老漫畫的研究者,著有《天津二百年老漫畫》。李健新認為:“王家禧一開始在天津的第一工人文化宮搞美術工作,他應該是知道朋弟老夫子的那三個人物,是受到影響的。他在香港畫老夫子,我也看了,他的創造性勞動我也很欣賞,包括做動漫這些。他的思維也是開闊的。但是有個問題他應該承認,就是自己在創作老夫子上受了朋弟的影響。他一直不表態,含糊其辭,這就不夠仗義,不夠光明磊落。不捅破那一層窗戶紙,讓這事變成了永遠的謎。是你的就是你的,這樣幹嗎呢?”

  時代周報記者 張潤芝 發自北京 2013-02-28 00:18:56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