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漢字書寫危機不能怪罪電腦

http://www.CRNTT.com   2014-09-02 15:09:30  


 
  漢字既是一種日常必須的交流工具,本質上更是一種文化和文明的載體,並且漢字及其書寫方法本身,就構成一種博大精深的藝術和文化。從這個角度講,漢字本來應該對人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吸引人們去認識它、記憶它、書寫它。隨著中國人文化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漢字理應越來越得到人們的喜愛和熟悉,“提筆忘字”的現象應該越來越少。

  然而,書寫危機的存在,則恰恰揭示了另一種悖論,即它表明很多人並沒有真正感受到漢字的這些魅力,並沒有充分認識到漢字及其書寫的重要性,這樣才有可能對很多漢字出現不認識、不會寫的情形。所以,漢字書寫危機的出現,與其說是電腦和智能手機導致的,更不如說是人們對漢字及其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和文明的忽視、隔膜、冷淡所造成的。換言之,是由於人們對文化本身的輕忽,才會導致人們對作為文化載體的漢字及其書寫的漠視,從而導致書寫危機。

  當“文化搭台,經濟唱戲”曾經成為許多政府官員強勢的話語模式和工作思路,導致文化一再處於被忽視、被從屬、“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的境地;當整個社會急功近利、浮躁氛圍濃厚,導致社會上各種快餐文化、舶來文化、肉欲文化等泛濫;當作為文化傳承者的教育,長期以來更看重分數、看重升學率給教育部門官員政績帶來的好處,而不是真正把傳道授業解惑、傳承文化文明、提高學生文化素養放在首位,使得學生無法真正學會領會優秀的傳統文化之美;當社會上盜版泛濫,各種打擊侵權盜版的行動總是雷聲大雨點小,文化創造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文化人並未得到真正的尊重等等,都會導致人們對優秀民族文化的忽視、隔膜、冷淡。

  在文化本身不受待見的情況下,作為文化載體的漢字當然就不可能獲得應有的重視,遭遇書寫危機勢成必然。事實上又何止是漢字書寫有此危機,大量的文物流失,許多具有重要文化傳承意義的古建築、古街道,在官員和開發商的強勢推進下紛紛倒塌,歷史一再遭遇各種“戲說”而陷入虛無,在中國經濟社會大踏步前進、正著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當下,仍然要說文化領域存在著“危機四伏”的情形,或許並非危言聳聽。

  中國教育部希望孩子花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如何書寫漢字,然而,不從根本上改革應試教育和官本位的教育管理體制,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漢字書寫重要性的認識和興趣的培養。扭轉漢字書寫危機等文化領域的種種“危機”,需要的是全面深入的改革,戒除許多政府官員和整個社會的浮躁心態,讓文化真正得到尊重、得到傳承、得到人們的喜愛,而非是把電腦和智能手機作替罪羊。

  作者是台海關係研究學者,輿情研究工作者 來源:聯合早報2014年09月02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