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展階段變化促城鎮化動力機制轉換

http://www.CRNTT.com   2015-07-13 07:50:54  


農民工市民化就是要逐步實現農民工與城市居民身份統一、權利一致、地位平等,實現農民工及其家屬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的城鎮化,最終使農民工融入城市成為城市新市民。
  中評社北京7月13日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大體經歷了兩個大的發展階段,即生存型階段和發展型新階段。與發展階段相適應,中國城鎮化進程呈現相互聯繫、相互交融又有明顯區別的兩個發展階段。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夏峰博士文章表示,前期主要是工業化(特別是重化工業)和產業發展推動的勞動力城鎮化;後期則出現了消費升級推動的人口城鎮化(包括勞動力本身的市民化和非勞動人口的市民化).

  進入新世紀,中國由生存型階段邁向發展型新階段。在這個新階段,消費需求快速增長、消費結構升級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由此城鎮化的內生動力機制開始發生變化,並將持續作用於城鎮化進程,由此需要通過制度創新形成新的動力機制。

  生存型階段與工業化推動的勞動力城鎮化

  文章分析,1、生存型階段

  1978年中國人均GDP不足400美元,還處於貧困的生存型階段。恩格爾系數是衡量人口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標,1978年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57.5%和67.7%,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判定標準,城鄉居民生活處於貧困狀態。

  在生存型階段,社會成員的發展目標主要是為了解決吃飽飯這個基本生存問題,經濟發展高度依賴於生產要素的大量投入;從經濟結構特征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較高,工業、服務業的比重較低,經濟發展對人力資本的要求較低。多數社會成員從事農業生產。

  2、生存型階段的城鎮化動力機制

  生存型階段,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私人產品短缺,發展的目標是做大經濟總量,盡快擺脫貧窮落後的面貌。由此,中國優先選擇工業化主導的戰略。理論研究和實踐表明,與傳統手工業分散分布不同,城鎮是生產要素的集聚地和擴散地,製造業等現代非農產業具有向城鎮集中發展的特點。與工業化戰略相適應,工業化和非農產業發展推動的城鎮化,成為中國城鎮化的主要渠道和動力。30多年來中國城鎮化發展歷程基本符合這一基本路徑。

  1978年農村改革拉開帷幕,農業的生產效率得到較大提高,糧食產量由1978年的不到6000億斤,提高到1984年的8000多億斤。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必然會減少對農業勞動力的需求,客觀要求將農村的大量剩餘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主要渠道是第二產業。正是在1984年後,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為吸納農業轉移人口提供了條件,1984-1988年,鄉鎮企業每年轉移1300-1400萬農村勞動力。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不僅為工業化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形成了最初的“人口紅利”,也實質上為勞動力城鎮化創造了條件。1978-1985年,城鎮化率從17.9%提高到23.7%,非農就業比重從29.5%提高到37.6%。

  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對城鎮化發展所釋放的動力逐漸減弱,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成為歷史必然。1985-1992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發展工業,尤其是重化工業,而非服務業,大城市及其大工業的發展得到國家的重點政策扶持,由此走的是一條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的發展模式,城市就業人口和農業轉移人口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工業企業和建築企業中。

  這一時期,非公經濟也開始快速發展,為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提供了多種就業渠道。中國最早的民工潮和最早一代的農民工群體開始形成。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勞動力城鎮化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但由於城鄉二元制度,進城務工人員難以逾越市民化門檻,這為勞動力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的相分離創造了條件。

  1992年,鄧小平南行講話和中共十四大的召開,開啟了新階段市場化改革的序幕。城鎮化的發展由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轉而更多借助市場的力量。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到2001年中國入世前,中國掀起了一輪城市擴張熱潮。這一熱潮從長江三角洲地區開始,並迅速擴展到其他一些經濟發達地區。該階段的城鎮化以產業升級為基礎,以政府經營土地為主要動力,城鎮化率從1992年27.5%上升到2001年的37.7%,年均提高1.1個百分點。這一時期,城鄉二元制度雖有所鬆動,但並未觸及根本,導致勞動力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分離程度進一步擴大。

  3、生存型階段城鎮化的推進路徑和主要特點

  改革開放37年來,以工業化為主導推動的城鎮化,既包括本地人口(含勞動力和非勞動年齡人口)的城鎮化,也包括外來人口的城鎮化,其實質是勞動力城鎮化,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口城鎮化。勞動力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分離成為中國城鎮化進程的突出特點。也就是說,勞動力實現了工業化和城鎮化,但並沒有同步實現作為消費者的城鎮化和市民化。

  農村轉移人口不僅與其家屬在空間上產生了分離,轉移人口自身的勞動力身份與其作為消費者身份也在時間上發生了分離。農業轉移人口的城鎮化過程被分解成為勞動力城鎮化、消費者城鎮化等兩個階段,以及作為勞動力的城鎮化(工業化)、作為消費者的城鎮化(市民化)、以及其家屬作為消費者的城鎮化(市民化)等三種形態。

  發展型新階段與消費升級推動人口城鎮化

  文章提出,1、新世紀之初以來的發展型新階段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產品供給不斷擴大,生存型階段的突出矛盾得到有效解決,進入到新的歷史階段。發展階段的轉變伴隨著一系列的結構調整。根據中改院課題組(2008)研究,可以把經濟發展水平、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城鎮化率等指標作為判斷發展階段變化的一個衡量標準。

  中國在本世紀初(2000-2003年)開始由生存型階段向發展型階段的過渡,目前已經基本完成過渡。以消費結構為例,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在1996年降到50%以下,2000年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也降到50%以下;到2013年,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進一步降到35%和37.7%,雙雙突破40%。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