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強調新常態克服三種傾向

http://www.CRNTT.com   2016-05-16 07:47:50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習總書記在最近一次省部級幹部研討班上,針對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對經濟新常態認識誤區,明確提出要準確把握內涵,注意克服三種傾向:其一,新常態不是一個事件,不要用好或壞來判斷;其二,新常態不是一個筐子,不要什麼都往裡面裝;其三,新常態不是一個避風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難做好的工作都歸結於新常態,似乎推給新常態就有不去解決的理由了。

  中國網刊登財經評論人莫開偉文章表示,習總書記強調經濟新常態注意克服三種傾向,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黨政領導幹部對經濟新常態存在的曲解,尤其給社會各界對經濟新常態的引申化、擴大化以有力回應,無異於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開出了療效顯著的“三劑藥方”,對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尤其社會各界正確認識經濟新常態、形成應對經濟新常態工作思維起到了重要作用。

  誠然,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進入中高速階段,因為經濟發展下滑,各類經濟新問題、新現象也隨之湧現;在解決這些經濟問題時,由於缺乏已有經驗和方法,甚至付出很多心血不見得有效,這樣就難免讓不少黨員幹部患了畏難症、恐懼症和驚慌症,把一切難以解決的經濟問題或不想解決的經濟問題統統裝入“經濟新常態”。

  文章認為,中國要走好經濟新常態艱難、漫長、甚至曲折的歷程,並讓全國民眾充滿經濟發展希望,必須從思想根源上解決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對經濟新常態的認識誤區,這就是習總書記強調的應克服三種傾向。就目前而言,習總書記“克服三種傾向”指明了進一步解放思想的方向,蓄積了應戰經濟新常態的巨大潛能:

  其一,經濟新常態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不以任何人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而且這種經濟新常態是世界上任何經濟形態都無法逾越的階段,是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面臨的正常現象;正如習總書記所說,經濟新常態無好壞之分。由此,這充分告誡了各級黨政領導應審時度勢,不能對經濟新常態形成不理性、不客觀認知,應充分發揮各級黨政領導幹部集體領導智慧,變困難為動力,變不利為有利,戰勝經濟發展中的困難。

  其二,經濟新常態有其特定的經濟含義,其各種經濟內在因素都是一個有機整體,不能將一切不屬於其內在經濟聯繫的東西硬塞進裡面。經濟新常態主要指經濟發展一定過程中表現出的特有現象,這種現象是與當前客觀經濟發展水平相一致的,任何超越或者脫離特定經濟現象的表述或其他內容都是不客觀的和不科學的;尤其不能把根本與經濟發展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與經濟新常態混為一談,使經濟新常態成為一個讓人難以琢磨的“大雜燴”。由此,這告訴了各級黨政領導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對經濟新常態存在的困難,不能回避,要積極想辦法應對;同時,要求各級黨政領導在經濟新常態下,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忌好高騖遠,堅持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因勢利導,扎實推進各項經濟改革,尤其配合黨中央推進供給則改革,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僵屍企業出清,為經濟發展騰挪出空間。而且不能借口經濟新常態,在經濟發展中“攪稀泥”,將一切發展經濟中的敷衍塞責行為都歸咎於“新常態”,要想辦法有效化解經濟新常態中的各種不協調矛盾,有力推動經濟振興局面的到來。

  其三,經濟新常態需要政治推力,經濟大好局面是不能離開黨政領導幹部積極作為而自然到來的,更不能允許經濟治理中的懶惰行為充斥其間。經濟新常態可理解為經濟發展進入到一個普通發展階段,是相對經濟高速發展而言的;在這個階段,正如習總書記所言:“不是不幹事,不是不要發展,不是不要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而是要更好發揮主觀能動性、更有創造精神地推動發展。”由此,這告訴各級黨政領導幹部應克服畏難情緒,消除驚慌心裡,不能把經濟新常態當作回避矛盾或問題、甚至是掩蓋自身能力不足的“樽印保揮繞湟防止經濟發展中的各種懈低懶惰行為,要充分發揮黨政領導幹部抓經濟建設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要樹立經濟發展中的創優爭先意識,要有知難而進、知恥而後勇的經濟發展決心,才能打破經濟發展僵局,使中國經濟盡快走出低谷。這同時告訴各級黨政領導,當前抓經濟工作應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實幹精神,堅定不移地執行黨中央正確的政策方針,中國才能跳出中等收入陷阱,最終讓經濟改革和發展成果惠及億萬民眾,增強全民獲得感,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