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台獨分離主義者政治心理根源為何

http://www.CRNTT.com   2018-03-12 00:09:53  


 
  的確,極少數“外省權貴”曾經借由威權體制,壓迫了台灣本省人的語言與文化,但是絕大多數的外省人並不是壓迫階級的成員,但是卻被迫共同承擔歷史責任。“台獨”追求終結“外來政權”的本土價值,也一並抹殺了依附於“中華民國”而存在的價值與尊嚴⑫,這使得在台灣的外省人感到異常的憤怒與不滿。

  來自大陸的外省人的感情與“台獨”思想一樣,代際相傳到了下一代,所以台灣的外省人第一代雖然絕大多數已經離開了歷史舞台,但是外省人第二代仍然是堅定的統派正藍論述的支持族群。然而,由於長期的時空阻隔與變遷,再加上反中浪潮的影響,除了極少數例外(這個例外也包括台灣本省人在內。事實上,台灣本省人中頗不乏抱持中國情懷者),台灣鮮有富含飽滿大陸元素的外省人第三代,所謂的“外省人”,總體而言,僅止於外省人第二代。

  五、代結論:通過一體化待遇完成統一大業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要處理好民族與統一的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強化同一個文明體基礎上,解決生存資源分配與參與不公平的現象。如果“分配不公”與“參與機會不公”的問題不能夠解決,即便統一,也定然是後患無窮;中國國民黨現在的境遇,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兩岸一家親”的核心思想,就是要真正把台灣同胞當成“自己人”看待。我們一方面要用好現有的政治制度與力量,把過渡期間與過渡後將要面對的社會衝擊,盡可能的提前化解掉;另一方面,則應該懷有廣闊包容的胸懷,理解部分台灣同胞所處的認知失調困境,用愛心與耐心去化解歷史所造成的悲劇。

  抗戰勝利後,任職浙江大學的羅宗洛先生受國府“教育部”之命到台灣來接收台北帝國大學,當時台大的師生力主要將日籍教師全數遣送回日本,台大不應當再聘用日籍教授⑬。羅宗洛先生力排眾議,抵抗來自校內外的輿論與壓力,堅持將優秀的日籍教師全數留聘。羅宗洛校長表示,“大學之目的在於真理之探求,為人群謀福利。世界各國大學之制度,容有不同,然其理想則一,故有學術無國界之說。台北(帝國)大學⋯不可以台灣之大學自居,局促於小範圍之內。台北(帝國)大學雖以台北得名,然非台灣之大學,乃中國之國立大學,吾人必須努力,使成為世界之大學。”;“台北(帝國)大學之使命,不僅在於開發台灣之產業,應為中國研究學術之中心⋯優秀學者不問其國籍省籍,出身何地,應盡量招聘,予以種種便利,使安心研究講學”⑭、“我們切望日本的先生們盡可能地留在本校,將日本人在研究時所表現的戰鬥精神給中國的學生們看⋯⋯”⑮

  其後來自北京大學,接任台灣大學校長的傅斯年先生,在任期間強調“台灣大學應該以尋求真理為目的,以人類尊嚴為人格,以擴知識,利用天然、增厚民生為工作的目標”⑯。誠所謂,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羅宗洛校長、傅斯年校長,堅持人格獨立、大學獨立與學術自由,為台灣大學的發展奠定了深遠的基礎。他們散發出的教育家氣度與非凡見識,影響了幾代人的思想與氣質。

  中國正處於關鍵的歷史時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岸和平統一的過程中,先人們的風範,實在值得我們反省、深思、敬仰、與學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