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石油”遠離實體價格 如何避衝擊

http://www.CRNTT.com   2008-12-16 10:42:24  


 
  當美英盡其所願地在別國的地盤上完成對石油資源的控制時,轉而通過自身“後花園”的金融市場做文章,也就是第二階段的將石油進行金融產品改造,納入金融產品交易體系。既然取得實體石油資源變得越來越不劃算,就只能將其拉到自己的地盤,通過金融市場來左右石油實體價格。1980年11月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以及1983年3月3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引入原油期貨交易,從期貨市場的第一張合約開始,石油從實體經濟(包括實體價值)演變成虛擬的、赤裸裸的金融產品。產油國家由此失去了石油的定價權。油價失控,看似對於石油國家是絕對的好處,但實際上,這些溢出來的泡沫油價收益絕大部分通過美元交易體系,被美英國家的理財工具所控制。沙特阿拉伯的王室可以知道自己有多少財富,但如果想動用其中一筆都不那麼自由。當然,這些“理財”公司可以留給這些國家特權階層足够的、用來揮霍的數目,反正最終也會落入美國的腰包。產油國家折騰了多少年,結果又回到了原點。美國主導的全球能源金融體系日臻完善。

  這種石油實體價格與虛擬價格的雙軌機制,在美國主導的全球化規則推進過程中,實體價格越來越被人們習慣性地忽略。越來越多的石油消費國家陷入所謂市場經濟的陷阱,緊盯著倫敦和紐約的石油及商品交易所的合約價格,作為自身市場的定價依據,而作為實體價格的石油是多少其實與此毫不相幹。

  在對於作為金融產品的油價非理性波動過程中,中國對此“抵禦”或者防範的行為是非常微弱的,即以“股權換油源計劃”肇始、市場換資源等為標志,通過石油需求市場與供給市場實體狀態直接對接,將石油的金融產品屬性盡可能降至最低。產油國家做夢都希望將美英公司的股權置換出去,不是置換到金融市場,而是直接置換到產業鏈的下游。這一以市場為需求中心進行轉移的信號,很快引起美國警惕,次年美國能源報告推遲3個月出版。但美國很快就發現,這是一場純粹民間的推動,隨著中國能源短缺信號漲聲再起,這一努力隨之淹沒。

  而在這一時期,產油國家對新興市場國家的直接對接的積極性要遠遠大於石油需求國家。在2006年由中國石油產業投資基金主持的“非直接能源合作”模式研討會上,歐佩克國家的駐華使節悉數到場,期間一個插曲:為了避免伊拉克與伊朗的可能性尷尬,特意將伊拉克大使與伊朗參贊的座牌號拆開,沒想到會議一開始,他們又主動地靠攏在一起:石油生產國家共同對以美國主導的能源金融體系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