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重看魏晉時期佛教融入中國人的精神生活

http://www.CRNTT.com   2011-05-17 14:22:59  


 
  到了魏晉時期,佛教為文化精英們指出一條尋回話語權的道路。文化精英們發現,出家成為僧侶之後,不必再受綱常倫理的束縛,尤其不必受“君為臣綱”的限制,可以在皇帝面前抬起頭來,維護自己的尊嚴。東晉時廬山東林寺的慧遠寫了一篇《沙門不敬王者論》,強調僧侶不必向君王下跪。僧侶們談論佛法,擁有相對獨立的話語環境,而不必像儒者那樣,受到朝廷的干預。佛教這樣的言論自由,對文化精英形成了吸引力。文化精英們即使不出家,在談論佛法的過程中,也能體味到自由言說的快樂。

  魏晉時期的玄學家既追求言論自由,也追求精神自由。在如何實現精神自由方面,他們並沒有找到很好的途徑。他們無非是清談、喝酒、吃藥,放蕩形骸,或做一些與眾不同、索隱行怪的事情,但這些只能暫時滿足精神自由的需求,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佛教為他們指出一條比較徹底的路徑:放棄世俗生活,出家為僧,真正過一種超俗的精神生活。由於這個緣故,魏晉以後,佛教的影響力很快超過玄學。一些文化精英不再在玄學中尋找精神自由,而是轉向佛教。他們出家當和尚,並不是為生活所迫,也不是身陷逆境,而是為了找到精神自由。在佛教寺廟裡面,文化精英們精神解放和言論自由的訴求終於得到了滿足。

  大眾的精神安頓需求

  中國人對於佛教的精神需求,還來自大眾層面。

  在古代社會,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普通民眾在生活上很痛苦,在精神上也很痛苦,特別需要用一種“精神鴉片”來緩解精神上的痛苦。可是,在中國固有文化中,找不到這樣一種精神安慰劑。中國哲學在發端時期,就走上了精英文化的路向,只關注上層社會的理論需求,熱衷於“治國平天下”之類的政治哲學問題,而不關心大眾的精神安頓問題。先秦諸子百家學說,基本上都屬於精英文化類型。儒家哲學鼓勵人到朝廷去做官,有強大的激勵功能,而安慰功能比較弱。道家哲學鼓勵人們到山林去修行,對文化精英來說,有一定的安慰功能,可是對本來就在山林中勞作的貧苦大眾來說,並不能起到安慰的作用。同時,中國的原始宗教在春秋時期就被解構,沒有從中發展出理論形態的宗教,沒有形成一種適合大眾精神需求的宗教文化。在中國哲學早期的理論構成中,大眾文化一直處在缺位的狀態。

  魏晉以前,政治哲學是主流話語;魏晉以後玄學興起,轉向人生哲學,但玄學家只講士大夫的人生哲學,沒有講有普適性的人生哲學。普通民眾的精神安頓問題,依舊無人問津。佛教同中國固有哲學的區別在於,它在起步階段選擇的就是下層路線,而不是上層路線。它從生、老、病、死等人生中的痛苦講起,形成一種適應大眾精神需求的宗教文化。佛教所描繪的佛國、淨土、極樂世界,有強大的精神安頓功能,可以緩解人的痛苦,對深陷苦難之中的普通民眾有極大的吸引力。佛教的這種精神寄托功能,是中國文化中所缺少的因素,是需要引進的因素,這就決定了佛教在中國普羅大眾中有非常廣袤的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