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孩子的生命不該比美國孩子廉價

http://www.CRNTT.com   2012-12-17 14:44:26  


 
付小為:兩種報道視角下的校園慘案

  2012-12-17 09:14:28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付小為

  美國槍擊事件後,國內媒體以不同形式的專題,投入衆多篇幅地給予槍擊事件全方位的關注。相比之下,國內的光山傷人事件沒能受到同等關注,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信息增量不多,并有逐漸淡出公衆視綫之勢。

  12月14日這一天,中美兩國先後發生了兩起令人揪心的校園慘案。

  14日上午,河南光山縣陳棚村完全小學發生砍人事件,造成22名小學生和1名老人被砍傷。美國當地時間14日上午,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學發生槍擊事件,包括狙擊者在內的28人遇難。

  兩起時間節點上十分相近的校園慘案在很多方面有著相似之處,如受害者多為低齡兒童、事發地為小學校園、犯案者或有精神異常、手持武器直接闖入校園行凶等等。甚至連它們引起的震驚,令世人感受到的悲憤,以及對事件的反思都不無交集。這使得兩起事件處理上的差異更明顯地呈現,也更易於被比較。

  晚些時候發生的美國槍擊事件迅速占領了全世界各媒體的重要版面,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媒體。國內媒體以不同形式的專題,投入衆多篇幅地給予槍擊事件全方位的關注,從還原事件過程、凶手性格分析,到官方反應、社會問題剖析。相比之下,國內的光山傷人事件沒能受到同等關注,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信息增量不多,并有逐漸淡出公衆視綫之勢。

  必須承認,盡管兩起案件性質類似,但它們在危害後果上區別極大。另外,槍擊事件同時涉及美國社會存在普遍爭議的槍支管理問題,由此展開的可討論空間更為廣闊。然而,兩者在傳播過程中形成的關注度“落差”,恐怕不僅僅在於新聞熱度的取舍。

  實際上,幾乎“并列”進入公衆視野的兩個事件,有著某種程度上事態處理的“競速”關系。雖然美國校園槍擊事件晚於國內砍傷事件十數小時發生,但事件始末、嫌犯背景、受害者名單,以及下至普通民衆、上至官方高層的各層面信息和反饋都以最快的速度公之於衆。

  反觀光山傷人事件,不僅當地政府反應遲緩,而且應對事件的方式和態度可謂漏洞百出。比如,原定的新聞發布會無故取消,對媒體普遍采以回避。甚至有媒體報道稱連嫌犯姓名都出現差錯,還有教育局人員玩游戲、宣傳部人員認為追問嫌犯精神問題沒有意義等。據說當地已成立的“12·14”傷害案件處置領導小組,在過去的兩天時間,除了“有力”封鎖信息之外,還開展了哪些工作?事實上,既然連基本的事態組織管理都未見雛形,外界就更難奢求當地官員情感上的同情哀痛。然而,從另一個角度,情感上的無知無覺又反向促進了行動上的無所作為。

  一定程度上,媒體報道轉淡源自消息獲取的困難。不過,此處所見的“內外有別”的關注真的那麼讓人陌生麼?客觀地說,國內媒體或多或少有一種格外重視異地新聞、國際新聞的傾向,久而久之,形成一種甚至不自知的操作習慣,進而延伸到社會層面,成為民衆的閱讀習慣、關注習慣。某種意義上,光山事件背後所透露的,其實是轉移視綫的習慣如何形成。

  或許在當地政府看來,光山傷人事件不過是一起傷者衆多的事件,如果換作美國槍擊事件裡死者衆多的背景,態度、方式、警覺性都會大為改觀。然而,參看福建南平等地的校園血案,足見持刀砍人暫無死亡的情況是多麼“何其有幸”。攸關生命問題上的輕視、麻木、僥幸,會讓減少和避免的期望變得相當蒼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