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憲政文化基礎──克己複禮

http://www.CRNTT.com   2013-08-01 09:28:33  


石之瑜
  中評社北京8月1日訊/學者石之瑜今天在聯合早報撰文《中國憲政文化基礎──克己複禮》表示,民主憲政不僅止於是價值選擇的問題,也是社會文化的問題;以儒家文化推動民主憲政,需要有自發的價值為後盾,儒家社會自發的文化價值不是自由主義,而是克己複禮近乎仁的價值;在社會普遍認同做人應該自我克制的文化價值之下,對於社會個人的過度自由,或對於政府權力的過度介入,就有了判斷基礎。文章詳論如下:
 
  到底憲政是否適合中國?民主法治是否適合中國?自由主義是否適合中國?這些問題所引發的不僅是關注,而且正在形成知識界借以相互人身攻擊的話題。這樣的相互攻擊,已經愈演愈烈,彼此視若仇仇。可見,民主憲政不僅止於是價值選擇的問題,也是社會文化的問題。

  關於19世紀以降所發展出的憲政制度,若移植到中國的思想與文化環境後,有多大的適應上的困擾?首先,憲政的核心就是保護人權,論爭者所遭遇的主要挑戰之一,就是如何在人權與秩序之間拿捏,而他們拿捏時所抱持的態度,不僅關乎自身狀態與當下事件,也涉及西方文化入侵中國文化的憂慮。

  其實,這未必是中西問題。雖然民主自由所保障的是個人,但個人同時具有個性與群性,所以民主自由的建立,應該同時保障個性與群性。為了保護個性,就必須限制政府的權力;同理,為了保障群性,就必須透過限制個性以建立秩序。這個看似矛盾的道理,在中外都不陌生,包括從孫中山到毛澤東都在探究。

  群體的存在如果不能支持個體發展,誰還在乎秩序?如此,個體就失去必須要屬於群體的道理。而為了保障群體,個體又必須受到限制,否則秩序大亂,強凌弱,眾暴寡,個體連帶會受到侵犯。在這一層意義上,儒家文化所關心的群己分際,與當代民主自由或憲政制度所面對的群己或公私分際,無分軒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