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改革才是自貿區的核心字眼

http://www.CRNTT.com   2013-10-17 08:21:23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訊/國務院上月末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方案提出了轉變政府職能、擴大投資領域的開放、完善法制領域的制度保障等五方面的任務,要求加快形成符合試驗區發展需要的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隨後,央行、銀監會等八部委相繼出台自貿區支持政策,顯示出決策者用開放倒逼新一輪改革的決心。

  但某些政策在自貿區的先行也受到了部分業內人士的質疑。已有央行官員表示不同意在自貿區內優先實施利率市場化,若先在自貿區試行,那可能會將其變為全國存款的“吸鐵石”,還會導致國內銀行呆壞賬凸顯。而人民幣自由兌換一旦在自貿區實現,若打通了自貿區與國內的路徑,這幾乎意味著人民幣自由兌換提前實現了;可若限定區內投資額度內可自由兌換,則此政策便喪失了價值。此外,關於自貿區民資和外資銀行准入門檻的設定,和可開展離岸業務的中資銀行具體條件也有待考慮。

  農村金融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認為,上海自貿區的落實改革有兩層意思。首先是改革。縱觀中國整個經濟體,已有數量眾多的經濟特區,而它們的主要特征就是通過眾多的優惠政策來吸引金融機構和企業,這也造成了全國的不公平競爭。有人也將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掛牌與深圳特區的意義相提並論,甚至斷定其不過是政策優惠區的升級,噱頭多於實際意義。

  細讀央行與其他監管部門出台的自貿區政策可以發現,從初期看,更易實施的仍是那些優惠政策,這也不可避免地讓部分人覺得自貿區與其他經濟特區大同小異。而諸如率先試驗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自由兌換、支持區內開展離岸業務和外資與民營銀行進入自貿區等改革措施,卻並不是那麼容易開展。然而自貿區設立的初衷強調“要改革”而非“要政策”,其最大意義便是作為體制改革的試驗田,那麼標有“改革”的措施應該是決策與執行者關注的重中之重了。

  關鍵還是要看落實。國家八部委針對自貿區所出台的不論是扶持政策還是改革措施,能夠真正的落到實處才能實現這些條條框框的價值。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