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財政改革的前瞻性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3-10-19 10:31:47  


財政改革的新定位要求財政改革轉換視角,要有新思路。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訊/當前社會各界對財政改革的期待很高,希望有所突破。其實,與其說是對財政本身的關注,倒不如說,這是社會各界希望財政改革發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杠杆效應,以此來全面推動中國各方面的改革。

  中國發展觀察雜誌發表財政部科研所副所長劉尚希文章稱,財政不只是收錢、花錢那麼簡單,縱覽各國歷史,它從來都是國家治理的重心。財政是人類共同體與個體之間實現有效連接的物質力量,國家的存在、穩定和統一,與社會個體的自由、權利和發展,都要靠財政來維繫和支撐。就此而言,財政改革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回想一下,如果沒有1994年的財政改革,則不會有中央政府財政能力的增強和全國統一市場體系的形成,中國近20年的長治久安、持續增長的局面是難以出現的。

  財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該如何改革?在利益多元化、分層化的格局中,社會的看法也將是多元的、分層的。這與1994年財政改革時的情形已是大相徑庭,當今財政改革的複雜性、艱巨性也就由此而成倍地加大了。財政改革若是被各種利益力量牽扯而僵滯,或者,被某種利益力量裹挾而偏離社會公正的軌道,那將會產生巨大公共風險,甚至引發危機。這是不能不提防的。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理性地認識財政改革的定位,清晰地分析其面臨的國情條件,就必不可少。

  財政改革的定位:放到國家“五位一體”的戰略部署中來

  文章表示,18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社會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的全面小康。從系統論來看,如果有一個方面成為短板,發展滯後,或五個方面出現不協調的狀態,那都意味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沒有實現。顯然,財政改革要放到這個大局中來,防止就財論財。

  若把上述五個方面進行簡化,則可以構成一個政府、市場和社會三維的立體坐標系。財政改革的定位,就可以通過這個三維立體坐標系來確立。這其中包含了三對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