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從美國看台海 五個大哉問

http://www.CRNTT.com   2018-03-23 00:14:26  


 

  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博明(Matt Pottinger)4月5日下午回應中評社記者提問表示,特朗普已重申了與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台灣關係法”相一致的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像你說的某種交易之類的東西”。

  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羅曼對中評社說:重要的是,請記住,特朗普不是美國的國王。美國有立法者親力介入對台政策。如果走得太遠,沒有理由期待國會不會有強烈的反彈、勸阻他做任何激進的事情。

  海湖莊園會果然沒有太多談論台灣問題。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對中評社指出,近年來中美之間談論台灣問題的方式已發生微妙變化,因為北京對台灣形勢變化有了更老到的理解,知道兩岸難以統一是因為台灣民意,而不是美國的行動。所以不必在美方已確認一中政策後,仍花太多時間談台灣問題。他說,台灣前途問題要由中國人自己去決定。如果美國反對統一或反對獨立,就等於將美國所要的結局強加給中國人。這意味著如果兩岸之間對統一有和平的諒解,美國的政策會接受它。

  特朗普訪華前的9、10月間,擔心台灣被美國出賣的議論又甚囂塵上。奧巴馬時期的副助理防長鄧志強(Abraham Denmark)表示,尚未見到美中兩個大國為了解決朝核問題,拿台灣當籌碼來達成“大妥協”的跡象。小布什時期白宮國安會東亞事務高級主任格林(Michael Green)稱,如果美國與中國達成交易,某種程度上以台灣或韓國為“馬前卒”,則將是一個巨大的戰略錯誤。

  對於美中會否在特朗普訪華期間簽署第四個聯合公報,包道格、容安瀾等美國權威專家都對中評社稱“不可能”,他們的理由是:美中前三個聯合公報都觸及台灣問題,而目前在台灣問題上美中之間沒有什麼新的可說和可做的。美中之間的利益關係太過複雜,難以用一個文件做出有意義的歸結。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對中評社表示,看不到任何“第四公報”的機會,那可能是屬於早年時代的產物,現在不會有任何可能性。

  白宮高級官員表示,聽到有關“第四公報”的傳言,但那些傳言沒有根據。他重申,美國對台立場一直是清楚的,這是過往40年美國政府的立場,他們對於台灣有著共同的承諾,這是很清楚的。他不認為此訪期間在台灣問題上會有什麼出人意料的地方。

  特朗普訪華確實沒有“第四公報”,也沒有與中方重點談台灣問題,但可以預見,台灣成為美中交易籌碼的憂慮將長期存在,因為台灣本來就夾在兩個角力的巨人之間,隨著兩個巨人力量對比的變化,台灣當然會擔心有朝一日可能被冷落甚至放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