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大陸對台工作新形勢新挑戰新作為

http://www.CRNTT.com   2018-07-02 00:21:51  


 
  然而,統一目標並不必然等到中國取得絕對優勢時才能實現,外部阻礙的排除不等同於中國實力對美國的超越,大陸全面超越台灣也並不必然意味著和平統一會自動實現。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中,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推進,一方面要妥善解決自身發展中的社會主要矛盾,另一方面必然要面臨對外關係及“反獨促統”中的鬥爭,因此如何更好地協調發展與鬥爭的關係成為重要課題。就綜合實力而言,北京自身已經具備了主導“統一”的能力,然而“和平統一”依然是堅定的選項。但和平統一不是盲目的等待,未來應是辯證地將發展、“反獨”及“促統”緊密結合起來。“促統”是對台灣同胞的政策,強調主動性、交流性、平等性;“反獨”針對國際反華勢力和現今的“台獨”力量的鬥爭工作,強調全面性、對抗性和戰鬥性⑦。不應將各項工作割裂開來而分階段進行,發展與鬥爭是一體兩面的,只有協同並進,才能相互促進。

  與此同時,大陸雖然具備了對台的壓倒性優勢,卻尚未全面、有效地將其轉化為對台灣強大的統一壓力和驅動力,尤其是對台灣社會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當前,大陸的實力優勢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台灣民眾對於大陸“落後”的觀感,也在很多方面讓台灣民眾“認清現實”而產生壓力,大陸的發展進步甚至也獲得台灣社會的好評,但“認清現實”尚未促進對大陸“建立認同”,“好評”也不等於“好感”。大陸對台灣的軍事優勢、外交優勢,是構成對台灣壓力的主要因素;大陸對台灣的吸引力,則主要通過經濟優勢、文化優勢等表現,並且主要通過兩岸的各種交流合作實現。事實表明,統一大勢中的“統一目標”對台灣的吸引力明顯不足,這是推進和平統一進程中的重要短板。所以,大力強化大陸對台灣的吸引力,正是加快塑造統一大勢的重點⑧。

  2.“寄希望於誰”與台灣民意變化的對應

  “和平統一”的實現需要在台灣社會內部找到支點,“我們提出過寄希望於國民黨、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台灣民眾,但是過去幾年這些因素都在發生變化。台灣社情民意的變化提出了一個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就是未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祖國要實現和平統一,我們要寄希望於誰”⑨。隨著台灣當局的“拒統”或“趨獨”,當前“寄希望於台灣當局”的可行性降低;民主化的發展使得民眾在台灣政治生活與兩岸關係中的重要性增強,而大陸“以民為本”的價值取向和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必然要求台灣同胞的支持,因此“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仍是重要的選項。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如何“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甚至還能否“寄希望”仍是一個難題。

  “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基點首先是要看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現狀的認知。就台灣民眾對於“一個中國”的認知而言,主要體現在國家認同上。多年來,由於島內分離勢力的炒作與操弄,台灣民眾在自我身份認知、國家認同上陷入混亂,如島內歷年來民意調查結果⑩顯示,自認為是“中國人”的比例總體上呈現明顯的減少趨勢,而強調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仍然處於高位。其次還要考察台灣民眾對於祖國統一、兩岸前途的傾向。就民眾的“統一”目標認知而言,20世紀90年代以來,台灣民眾在兩岸關係的認知和統獨立場上開始出現波動,其中一個突出的表現是在台灣前途問題上,偏向統一的比例在減少,而偏向獨立和永遠維持現狀的比例逐漸上升,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增添了變數。

  從台灣民意變遷趨勢來看,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現狀以及台灣政治定位的認知、對於兩岸前途以及統一目標的傾向、對於祖國大陸的認同等方面的變化,均與“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期待相背離,兩岸青年一代之間所謂“天然統”與“天然獨”的民意對抗也引發了兩岸有識之士的憂慮。而與具體的衡量指標相呼應的是,在多年來的政治操弄之下,台灣民眾的“台灣主體意識”已經被建構起來,所謂的“台灣主體性”基本被接受,維持所謂“不統不獨”的現狀成為主流選項,這將使得“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效用具有一定的限度。客觀評估台灣民意在祖國統一進程中的定位與影響,改善、深化爭取台灣民心的工作路徑,有效突破台灣民意變遷所衍生的固有約束,將是一項複雜的任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