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大陸對台工作新形勢新挑戰新作為

http://www.CRNTT.com   2018-07-02 00:21:51  


 
  3.統一形式與統一內涵的契合

  習近平系列講話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形式,確認了兩岸復歸統一不是領土與主權再造而是結束政治對立,初步勾勒出了未來和平統一的路徑,也為統一目標設定了新內涵: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心靈契合”的提出既深化與豐富了統一的目標,也指導著統一路徑與進程設計,使得大陸統一戰略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更為今後對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對台工作不僅要注重統一的形式目標的實現,更應追求統一的內涵目標,而如何在推進祖國統一過程中實現形式與內涵的契合也是一項重要挑戰。

  “一國兩制”作為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模式,其本質上是一種終局安排和形式,具有開放性、包容性與發展性;但也強調了兩制並存,“河水不犯井水”,而對於如何達致“一國兩制”、如何保障“一國兩制”等問題仍需進一步探討。近年來,隨著兩岸民眾交流交往的深化,從“求同存異”到“化異求同”已經具有了相當的現實基礎;而且香港經驗也告訴我們融合發展是必經之路,要實現統一後的長治久安,就必須妥善處理兩岸在生活方式、社會制度、人民心態上的差異,否則就存在著將“垂直”的“兩制”關係被逐步建構為“平行”的“兩制”關係的風險。再如前述分析,“一國兩制”的統一模式暫時無法對台灣人民產生預期的感召力。統一的實現並不僅是一個時間節點事件,更是一個過程,形式上的統一只是統一目標體系的一個方面。應當看到,兩岸統一的實質是多種力量在民意整合與權利分配上的政治較量。台灣在全面實施選舉制度30年後,島內民意成為這一複雜過程的重要變數,因此,習近平高瞻遠矚地指出,“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並將台灣同胞的關切納入兩岸統一的動力來源和參考指標,是對和平統一理論的豐富與升級⑪。

  而要實現統一目標的形式與內涵的聯結及契合併非一蹴而就,還需要中程設計和中層架構。習近平對此也已經做出了完整的論述,即從“兩岸一家人”的人民關係的現狀界定到“兩岸一家親”的過渡目標再到“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載體目標,最後達致“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內涵目標,而“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則成為推動契合的中觀機制。而這些中間環節也不能省略,“如果沒有構築兩岸人民的命運共同體,就企求完全統一,那就不可能採取和平的方式”⑫。唯有此,才能夠既實現高階政治層面的形式統一,又能帶來人民層面全方位聯結的實質統一。因此,從形式到內涵、從宏觀到中觀,統一方略已經規劃到位,而亟待解決的問題則是如何從微觀層面、實踐層面去推動。

  三、新時代大陸對台工作的新作為

  1.新思維

  首先,應繼續堅持與強化紅線思維和底線思維。所謂紅線思維是指堅決阻絕“台獨”,《反分裂國家法》以及以往強調的“三個任何”均是具體體現。而習近平則進一步完善並細化了紅線思維,把過去所提的“六個任何”,即“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納入十九大報告,在事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給外部勢力和台灣當局劃定紅線。底線思維是指堅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兩岸關係現狀定位,堅持以“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大陸對台政策具有充分的開發性與包容性,但“一個中國原則”是不可退讓的底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