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兩岸民間交流應創新深化

http://www.CRNTT.com   2020-12-19 00:03:05  


 
  這種做法恐怕反映出民進黨當局較為矛盾的心態,既要促使兩岸交流互動朝疏離化方向發展,又不願因此喪失在與大陸互動中的實際獲利。可以認為,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以來就在推動“新南向”政策,近年來又積極參與美國主導的全球涉華產業鏈、供應鏈調整,都反映出其希望脫離與大陸經濟聯繫的深層次意圖,衹是無奈於兩岸經貿互動規律的作用以及對於現實利益的追求,不得已而維持經濟互動局面,但也在極力弱化兩岸經濟聯繫對於維繫兩岸互動的作用。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兩岸經濟聯繫雖然得以延續,但並不意味著這種聯繫在政治互動中斷的背景下能發揮穩定兩岸關係的作用,其不過是既有經濟互動成果的延續,表現出大陸政府不願進一步惡化兩岸關係的意圖,仍希望藉此爭取台灣民意和防止台向美靠攏。因此,“政冷經熱”局面恐將在未來一段時期成為兩岸互動的表現形態,而經貿關係大致能延續兩岸互動,但若要改變當前政治互動的困境局面則作用有限。

  (四)民間互動網絡化推動“螺旋敵意”上升。

  兩岸民間交往向來是全面、深刻瞭解台灣社會普通民眾所思所想的主要途徑,並在兩岸互動中不時發揮非常關鍵性的作用,尤其是在當前兩岸政治關係中斷的背景下,戰略誤判風險日益升高,更需要通過兩岸民間交往發揮這種特殊的作用,不斷拓展兩岸民間交流的形式、廣度和深度,避免誤判或互不信任的加深。

  不過今年發生的新冠疫情,客觀上進一步限縮了兩岸民間交流,直接互動規模不升反降,甚至迅速萎縮。這一方面導致以往所形成的兩岸民間交流面臨難以為繼的局面,新的直接互動與溝通的方式和渠道難以建構;另一方面,兩岸互動並未完全斷絕,互聯網和移動網絡成為主要的平台,網絡輿論逐漸成為影響民間交流特別是觀念互動的主要因素,很多觀點互動通過互聯網公共平台展現出來。然而,兩岸民眾對於對方的好感度並未因此而優化,反而由於缺乏足夠的語境支撐,以及網絡上觀點展示的隨意性,而導致兩岸民眾間的對立更趨於嚴峻。這種情況的出現,既加劇了兩岸民間的對立情緒,擴大兩岸互動中的矛盾與誤解,又使得兩岸民意互動難覓緩衝空間,更難以發揮政治矛盾“緩衝閥”的作用,以至於兩岸民意圍繞著統一與“反統一”形成了直接的對抗,“敵意螺旋”快速上升。其結果,不但不利於兩岸民眾心靈契合目的的達成,甚至會提升台當局對抗和脫離大陸政策在島內的合法性。可以說,網絡民意的矛盾性互動所形成的負面效應已經顯現,兩岸政治關係緩和的空間被進一步壓縮。總體上,兩岸圍繞著統一和“反統一”的矛盾,已經在民意、政黨、路線、政策、軍事等多個方面形成對抗態勢,這在客觀上也限縮了兩岸民間交流本應在當下發揮作用的可能,增大了兩岸融合發展的現實障礙和困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