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台灣民心民意和社會力量演變態勢

http://www.CRNTT.com   2024-05-15 00:04:32  


 
  筆者早在2014年台灣太陽花反服務貿易協議事件之後的民意調查中就發現,民進黨通過近30年的社會意識形態工作,已經徹底改變了台灣社會的民心民意(民進黨相較於國民黨已獲得了較多民眾的認可與支持;特別是在兩岸關係的性質定位與發展取向方面的立場與主張,已獲得了多數民眾的認同與支持),徹底翻轉了台灣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結構,進入到“政治正確”的“政治收穫期”,因而已具有長期執政台灣的可能性。

  歷次內外部民意調查結果以及歷屆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中國、民兩黨的候選人得票率的此消彼長之變化,都顯示自1996年政治轉型以來,台灣的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在近30年的逐漸演變過程中已然發生了以下幾個攸關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走向的重大質變。

  一是政黨力量方面。在“國退民進”的量變中,實現了從“國強民弱”到“國弱民強”的質變。長期藍綠惡鬥、政黨輪替但並未解決民生經濟問題,加之柯文哲貌似有維護台海和平、兩岸交流的能力,出現了討厭國、民兩黨的所謂白營與“柯P現象”,以致民眾黨應運而生,並在2024年“大選”中獲得26.46%的得票率、8席“立法委員”。相較於2020年僅有國、民兩黨參選,在三個政黨參加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情形下,國、民兩黨得票率都顯著下降:國民黨得票率從38.61%下跌到33.49%,民進黨得票率從57.13%下跌到40.05%。

  二是群眾基礎方面。在“藍消綠長”的量變中,實現了從“藍大綠小”到“藍小綠大”的質變。實際上,除了以國民黨為代表的藍營政治勢力的支持者之外,民進黨的全部支持者、民眾黨的7成以上支持者與其餘未參與投票的民眾中的多數都是綠色的。本屆“立法委員”選舉中雖無一個政黨過半,但113席“立法委員”中仍有57席的過半席次(民進黨51席、民眾黨6席)是綠色的。民進黨執政近八年來,台灣社會的藍綠結構隨著人口的新陳代謝毫無疑問已進一步“藍消綠長”了。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近20多年來台灣經濟長期減速增長以致呈現“悶經濟”狀態(低增長、低薪資)、及同期台灣政黨惡鬥與輪替並未解決民生經濟問題的背景下,部分台灣庶民,特別是那些曾經歷過“錢淹腳目”時代的年長庶民開始覺醒,以致出現了厭惡藍綠惡鬥、超越藍綠政治企圖、訴求民生經濟的“韓流現象”。

  三是對中國的國家認同方面。在中國認同日漸疏離的量變中,實現了從認同“兩岸一國”到認同“一邊一國”的質變。2014年的內外部民意調查顯示,約67%的台灣民眾抱持“一邊一國”或者“一中一台”的國家認同;勉強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無論叫什麼國號)的不到15%。近10年來,隨著民進黨“去中國化”政策措施透過教育、輿論與政治體系持續推行,隨著台灣人口生老病死、新陳代謝,台灣民眾的中國認同必然進一步疏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