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台灣民心民意和社會力量演變態勢

http://www.CRNTT.com   2024-05-15 00:04:32  


 
  事實上,近30年來,在對民心民意的爭取、對意識形態的引領方面,民進黨等綠營政治勢力是堅持不懈、積極作為的;而自台灣開放“報禁”、“黨禁”之後,國民黨等藍營政治勢力在反對“台獨”分裂方面,長期近乎作壁上觀、無所無為;中國大陸方面除了開展相當有限的兩岸交流工作之外,也基本上沒有介入台灣社會內部各個系統去有效開展爭取民心民意的工作。結果,台灣民心民意的走向與社會力量的演變可想而知。

  需要指出的是,對於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的走向,內因在於台灣社會的政治體系、教育體系與輿論體系在兩岸關係性質上的定位及其運作的影響;兩岸交流衹是一個外因,需要借助內因而發生作用。近30年來,台灣社會內部基於“一邊一國”或“一中一台”定位並運作的政治、教育與輿論體系,作為內因日復一日地影響著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的變化,形塑著台灣社會的意識形態,不僅不支撐兩岸交流這一外因以發揮反“獨”促統作用,甚至衝銷了兩岸交流對於增進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的作用。

  這也是中國大陸對台交流工作多年但成效不明顯的一個根源性因素。“交流”這個外因起正向作用的條件至今在島內不具備,因此,不宜誇大兩岸交流在國家統一中的作用,更難有水到渠成之效。當然,任何時候都要開展兩岸交流以爭取島內的民心民意,但還得有適當的交流方式與交流政策。反之,沒有堅持與貫徹“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與前提條件的交流政策,即“政經分離”的交流政策,不僅無助於爭取民心民意、反“獨”促統從而無助於為國家統一創造條件,在島內“去中國化”的背景下,反而客觀上助長了台灣民眾“政經取向分離”,淪落為助“獨”抑統,為國家統一設置障礙。

                          三、台灣民心民意與社會力量態勢的影響

  台灣早已是一個實行政黨政治與選舉政治的自下而上的選舉社會。在台灣的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發生上述質變的背景下,民進黨等綠營政治勢力當前在兩岸關係性質定位及發展取向上獲得台灣多數民眾特別是年輕世代的認同與支持,已經進入“政治正確”的“政治收穫期”。這就是為什麼在近幾次“大選”中民進黨總是尋找機會,主打基於“一邊一國”“一中一台”定位的“統獨牌”“主權牌”“抗中保台牌”,在不嚴重影響台灣的安全、經濟與民生的情形下每每奏效的根源所在。此次選舉,民進黨的選戰策略(例如誣稱大陸介入台灣選舉)及其結果依然如此。

  事實上,台灣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的上述質變是近30年來逐步量變形成的,一旦形成,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之內的量變過程中就具有一定的質的穩定性,成為影響台灣選舉結果的主要內因。在此基礎上,一旦台灣外部環境出現有助於打“統獨牌”、“主權牌”、“抗中保台牌”的契機,民進黨就會抓住這些契機以贏得選舉。當然,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會變化,但從新的量變到新的質變需要較長時間,而變化的方向更取決於兩岸主要政黨在競爭改變台灣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的作為方面的有效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