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兩岸發展路徑:從共同利益到共同價值

http://www.CRNTT.com   2011-01-31 00:24:16  


 
  關鍵在於台灣社會缺乏認同“一中”的動力。由於兩岸相隔分治超過六十年,台灣民眾(尤其是七○年代後的年輕一輩)絕大多數缺乏“中國情感”。重新培養中國情感,就只有先從民族、文化著手。事實上,台灣是中華文化保存較好的地區,很多人拜媽祖、關公,雖然知道媽祖關公是從中國大陸來的,但也漸漸把他們“台灣化”了,當成台灣的神。從此一例子來看,兩岸間的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就相對突顯出來。

  中華民族概念之形成,乃是伴隨著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建立,將中國境內各民族凝聚成具有政治意義的中華民族,而如同BenedictAnderson所稱的:“想像的政治共同體”(animagined political community)。因此,中華民族概念之提出,是在主權中國建立後,基於國家認同需要所建構出來的國族團體。

  傳統中國的民族主義可說是種“文化民族主義”,而其缺乏現代國家主權的觀念,擁有的則是源自於文化民族主義的天下觀。然而,中華民族既是具有政治意義的國族團體,其何以能夠在主權中國建立後,凝聚中國境內各民族而成另一較高層次的“民族實體”,並將文化認同轉換成為國家認同的基礎?主要的原因在中華文化所形成的多元一體之架構,使得中華民族的凝結,得以靠著文化至上主義而獲得支撐,並進而成為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基礎。

  Benedict Anderson在《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中分析,認同可以多種共存,認同是在行動者之間互動的過程中、在情景中建構的,它不是預先給定的,也不可能完全以自我利益為中心,是受到共同規則的制約和導引(注5)。一群人有共同經驗,有共同想像,就容易有“共同體”的革命感情。

  兩岸在發展“共同利益”之後,還必須在文化上尋求“共同價值”,在民族上培養“共同認同”,才能在未來兩岸統合上創造“共同想像”。兩岸簽署ECFA後,為兩岸共同利益提供了物質基礎。在兩岸和平發展機遇期,兩岸間應有耐心不必急於求成,在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培育共同價值與共同認同,我們可以說這一階段是“和諧發展期”,主要的目的在構建精神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