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中評大咖講書:洪雯談兩個香港鴻溝

http://www.CRNTT.com   2021-09-16 00:05:53  


 

  前面說了超級全球化是雙刃劍。導致香港的撕裂第一大根源,正是全球化下香港的三次既成功又失敗的經濟轉型。第一次轉型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到改革開放,香港迅速崛起為四小龍之首,這個崛起是通過工業化。當時聯合國對中國禁運,香港無法繼續轉口港功能,找到一個新道路就是發展輕工製造,而且是以出口為導向的輕工製造。1970年製造業成為香港的第一大產業,對GDP貢獻超過30%,對就業貢獻超過40%。此外,本地生產和本地產品出口兩方面發展極大地帶動了相關生產性服務業,香港的服務業在此過程中發軔。1980年前後,香港成為了全球高收入地區,而且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很多人都覺得這是香港非常成功的一次轉型,忽略了其失敗的一面。當時工業國家特別是日本和美國開始向外轉移製造業,香港成為承接製造業的一個地點,靠的是大量的移民。香港大量移民都來自內地,每當內地出現戰亂、政治風波,香港就會出現一波移民潮。這些移民有一種難民心態,香港前途未蔔,他們是生活在“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點”,一切只以眼前活得下去為第一目標,不太做長遠的打算。這種難民心態對香港影響非常深遠。此外,香港有濃重的重商主義文化,成為英國殖民地的時候它是一個轉口港,功能非常單一,英國人在香港的運作是以服務商業為主,對資本非常寬容。這幾重原因導致香港傾向於短期思維,不從長遠的角度去思考發展方向,以至於1970年香港工業快速發展以後,缺乏內部推動力去轉型升級,一直依賴低成本、以出口為導向的輕加工業。新加坡、台灣等地迅速冒起,而香港成本快速飆升,要靠低成本加工製造來競爭已難以為繼,轉型升級又缺乏內部動力。

  正當香港面對這個瓶頸的時候,出現了天賜良機——中國改革開放。香港製造業突然有了一個面積廣、成本低且擁有大量勞動力的基地,所以,香港企業把生產環節搬遷到了內地,特別是珠三角,以“前店後廠”的模式參與全球競爭。當製造業中的製造環節轉移出去,生產服務業就出現了專業化的快速發展,香港變成一個粵港跨境生產服務中心,高峰時期曾在珠三角雇傭1000萬勞工為港資企業工作。1980年到2000年,香港扮演著中國產品流入西方的最重要通道,是亞太區貿易物流中心。貿易物流業在這個階段就變成香港最大的經濟部門,2000年達到GDP總量的23.6%,2005年達到30%。

  同時,由於內地製造業、工業化的發展需要大量外資,香港成為了內地最大的外資來源和西方資本進入內地的通道,逐步演變為國際金融中心。2000年金融業占GDP總量的12.8%,專業和工商服務占10.6%。

  這段時期,是香港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香港迅速崛起成為亞太區貿易、物流、航運、金融樞紐,大量中產階層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但同時,這對香港來說是一個“去工業化”的過程,香港簡單地把勞動密集型環節轉移到珠三角,並沒有借機推動高端製造業、科技產業的發展,沒有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1980年到2000年,香港製造業出現了全面的空心化,GDP占比從最高峰30%降到4.5%,本地出口從70%降到10%,經濟走向全面服務化。新加坡沒有像中國內地一樣廣闊的腹地,只能忍痛轉型,但今天其產業結構比香港要完整、穩健得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