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中評大咖講書:洪雯談兩個香港鴻溝

http://www.CRNTT.com   2021-09-16 00:05:53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國際金融學會研究員洪雯博士(中評社圖片)
  

  中評大咖講書主持人、中評社編委林艶在開場白中介紹了洪雯博士的經歷背景。她表示,洪博士在港已經長達20年,她的工作經驗非常豐富,橫跨智庫、政府部門和商業機構,目前是香港一家大型商業集團研究主管,曾在香港特區政府擔任中央政策組高級研究主任和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事務主任,也在利豐研究中心擔任過副總裁。洪博士長期跟蹤內地重大發展戰略和政策,觀察香港經濟、社會領域的發展趨勢,並且經常在報刊上發表關於香港經濟問題的時評文章。因此,她對香港經濟所面臨的各種深層次矛盾有著系統化的思考,尤其是對香港的發展戰略、產業轉型和香港與內地經濟關係等課題有著深入研究。此外,兩地生活和教育經歷也使她對香港問題的觀察有著更加廣闊的視角。

  以下為主講全文:

  我從事研究多年,與人探討香港的情況時,經常被問到幾個問題:第一,大家都說香港人是經濟動物,很崇尚經濟理性,但為什麼香港人什麼都反?是不是“反智”?第二,國家給香港這麼多好處,為什麼香港人不感恩?香港是不是被寵壞了的孩子?第三,為何回歸以來成長起來的這一代反而最離心?

  這些既是政治問題,也是經濟問題,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在這本書中,我嘗試從經濟角度解讀為什麼香港會出現這些問題。在撰寫的過程中,我對自己有幾個期待:第一,放下內地人看香港的思維和心態,盡力推心置腹地去理解香港人。第二,放下政治分歧、價值判斷,放下“黃”、“藍”的分野,客觀考察每個階層的真實處境。第三,放下政策研究者的“想當然”,盡量去貼近現實。此話怎講?我在特區政府工作的時候,其中一個工作內容是負責粵港聯席會議下的粵港策略研究小組,我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積極推動CEPA落實,研究如何推動香港的服務業企業能夠順利進入內地。2013年,我離開特區政府進入了香港一家大型商貿集團,非常凑巧的是,該集團正正是獲得CEPA001號證書進入內地市場的香港服務業企業,這給了我一個完美的機會去考察這10年來CEPA給香港企業帶來了什麼?又給香港社會帶來了什麼?我的第一手調研結果告訴我,企業確實受益了,因為內地服務業市場的開放,企業可以在一個更接近生產基地、成本更低、市場更大的地方去運作。所以,這家商貿集團很快進入了中國的十幾個城市,在上海、廣東都建立了總部。可是,站在香港整體社會的角度是贏還是輸呢?從2003年到2013年,該集團在香港的員工總數從4000多減少到2000多,減少的職位全都是中層職位。隨著該集團將部分功能轉移內地,這些職位都流失掉了。研究者“拍腦袋”的思維會認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上內地這輛高速前進的列車,對香港必然有好處。但是,怎樣去搭?怎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才能讓香港社會普遍受益?這也是我在這本書裡面非常想去探討的問題。

  總體來說,從香港人的切身利益出發,尋找讓本地經濟、本地人能夠充分受益的一些解決方案,這便是我撰寫這本書的根本目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