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珠三角超級國際大都會 如何構建

http://www.CRNTT.com   2009-02-19 10:39:13  


 
         一、粵港澳合作必須要有明確的發展目標,構建以港深為“中心”、廣佛為“副中心”
          、澳珠為“次副中心”的珠三角超級國際大都會應成為戰略性發展目標 

  粵港澳合作,不是一般性的區域合作,而是要建立一個與大紐約、大東京、大倫敦相比肩的世界頂級大都會區。只有明確這一點,才可能給大珠三角的區域融合及經濟一體化提供一個清晰明確的坐標導向,使粵港澳有一個共同努力的方向和共同的“世界級”發展目標。 

  實際上,構建港深為中心、廣佛為副中心、澳珠為次副中心的珠三角超級國際大都會,不僅是粵港澳突破各自發展瓶頸、實現優勢互補、經濟融合的需要,也不僅是對內承擔推進經濟成長和引領開放戰略升級的需要,而且是作為“國家代表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對外發揮佔據國際市場制高點,掌控國際資源配置和標準制訂權,謀求在國際產業分工鏈條中佔據更高端位置的需要。這是新世紀新形勢下國家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選擇,也是世界經濟新格局的需要。世界金融海嘯對以美元為核心的全球貨幣體系造成嚴重衝擊,不僅要求建立新的國際金融秩序,而且期待中國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世界金融海嘯帶給我們的啟示,不只是要加強金融監管,確保金融安全,也不僅是擴大內需,改變國家經濟過於依賴對外貿易的被動局面,還包括要加快我們國家的超級國際大都會建設,以適應我們中華民族和國家的偉大復興及在國際上承擔更大責任的需要。 

  比較而言,在中國現有的區域性大城市群中,粵港澳最有條件率先構建超級國際大都會。大珠三角經濟區與長三角、環渤海等經濟區相比的明顯優勢,不僅是經濟實力和競爭力排名在國內或國際均位居前列,而且在於其具有“一國兩制”的特色,擁有香港這樣一個與國際市場運作和慣例完全接軌的亞太區域性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資訊中心,具備調配全球資源的基本條件,包括區位優勢、世界級的基礎設施、居全國各城市之首的經濟規模、多功能服務中心的地位,以及多年來所建立的法律、制度和所積累形成的國際化優勢。此外,與香港相毗鄰的深圳又是國家明確定位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市和國際化城市的“一區四市”。因此,以港深為中心,粵港澳都市群的聯手,稱得上是“強強合作”。在我國內地目前還沒有一個真正稱得上國際金融中心的大都會,而短時間又不可能建成的情況下,應該充分利用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和所具有的國際化優勢,加速構建以港深為中心、廣佛為副中心、澳珠為次副中心的港深穗澳為主體的珠三角國際超級大都會。 

  在確定粵港澳合作的珠三角超級國際大都會發展目標時,還需注意幾個問題: 

  一是既有量的指標,又有質的指標。 

  據預測,在《規劃綱要》終止的2020年,大珠三角都會區的GDP將逾2.6萬億美元,經濟規模超過紐約、東京、倫敦三大超級國際都會區;到下一個30年的2038年,大珠三角都會區的GDP超過5.5萬億美元,大約分別為紐約、東京、倫敦超級國際大都會區的1.8倍、1.9倍和3.5倍。不過,單從經濟總量上去評價粵港澳合作的發展目標,是不科學、不全面的。我們更應該看重的,是由此帶來的經濟質量和經濟結構是否實現了質的飛躍。構建珠三角超級國際大都會,並非簡單的增量,而應該是經濟擴張更緊密地與追趕先進水平相結合。 

  二是要有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和標準制訂權的指標。 

  大珠三角雖然在過去改革開放的30年中取得了巨大發展,但卻一直是被動地參與分工,未來我們應當主動地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和國際標準的制訂權,這應該是構建珠三角超級國際大都會的基本要求之一。作為超級國際大都會,必須既是國際性的金融貿易中心,又是國際性的生產控制、決策、管理和標準制訂權中心,即同時具有金融貿易、生產控制和標準制訂這三方面的功能,才能成為協調、營運和指揮全球經濟活動的重要中樞之一,具有極大的集聚和擴散國際經濟能量的功能,從而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將來的珠三角超級國際大都會,應該有相當數量的銀行、貿易、產業機構和大型跨國公司總部或地區總部、產業總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