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外貿 逆差趨勢已露苗頭

http://www.CRNTT.com   2009-06-06 11:55:07  


世界經濟低迷之下中國外貿出現逆差的苗頭
  中評社北京6月6日訊/在國人依然沉浸在先前巨額貿易順差的美夢中,并繼續奢談“何以解憂,唯有平衡”之時,在美國仍借貿易不平衡來對人民幣匯率施壓的背景下,中國的實際外貿狀況已悄然發生改變:貿易逆差已悄然露頭!第一財經日報發表興業銀行宏觀分析師魯政委文章如是說。

        “高順差”幻象

  文章稱,盡管自2008年11月以來,中國以金額計算的出口當月同比增速就由此前的20%以上,驟然跌入負增長區間,并在今年2月一度達到-25.7%,後續月份下跌幅度雖有緩和,但4月仍達到-22.6%的較大幅度。在出口萎縮的同時,進口增速同樣在下滑,下滑速度更快。在去年11月出口增速為-2.2%時,進口增速已大幅下落至-17.9%;在今年1月份一度達到-43.1%,此後略有緩解,但降幅仍在20%以上,4月份為-23.0%。

  這種出口下滑、進口下滑更快的態勢,直接促成了所謂“衰退型高順差”的出現。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雖然外貿困難之聲不絕於耳,但似乎并沒有給中國外貿順差造成多大影響。雖然今年單月外貿順差已由去年絕大多數月份的穩居250億美元以上,下降至今年近兩月的100億~200億美元間水平,但客觀來說仍是一個較高的水平。這似乎顯示,雖然因種種原因,受到一定程度削弱,但中國出口總體依然強勁。

  然而,在進行仔細分析之後,我們發現這并非故事的全部。

  我們以按金額計算的出口增速減去進口增速和按實物量計算的出口增速減去進口增速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大致以2008年11月為界,此前進、出口增速按金額計算的差距和按實物量計算的差距,一般大致相同,或者實物量增速差距高於金額增速差距,但自那之後的情形則出現了實物量增速差距轉而低於金額增速差距的狀態。這意味著,如果按實際值計算,很可能中國的外貿順差并沒有金額顯示出來的那麼高。也就是說,中國實際上的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可能被誇大了。

  金額與實物量之間的偏離,顯然只能用價格來解釋。在去年9月份之後,出口價格便開始大幅回落;在進口價格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落而大幅下挫的情況下,出口產品價格指數的下降速度卻要慢得多。由此造成11月份以後,進口價格當月同比漲幅已開始顯著低於出口價格的同比漲幅。

  有一種觀點認為,進、出口價格的這種相對運動態勢,恰恰標志著中國貿易條件的改善,應該是為我們所樂見的。然而,這種觀點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這種價格運動可以視為貿易條件真正改善所必不可少的隱含前提,即應當是進、出口產品實物量不會因之而受到顯著負面衝擊。而中國這種所謂“貿易條件的改善”,恰恰是以出口的急劇萎縮為代價的,這其實并不標志著出口競爭力的真正增強,因而這種所謂貿易條件的改善對長期經濟發展并不具有實際價值。

  上述基本理念上的澄清,使得我們再也無法對這種所謂的“改善”保持樂觀。事實上,在貿易實務中,進口價格指數所顯示的原材料價格快速大幅下跌,恰恰構成了外國進口商認為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同樣應當顯著下降的理由。這無疑令中國出口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而出口補貼,則給予了外商進一步壓價和要求讓利的借口。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