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製造”的本命年

http://www.CRNTT.com   2010-06-12 09:19:37  


 
  2007年 《華爾街日報》曾以“郭台銘的紫禁城”為名,報道了富士康在深圳的工廠。這個將近30萬工人的廠區,把“中國製造”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工人們像螞蟻一樣在無數條生產線中穿梭忙碌,製造的卻是世界上最頂尖的IT產品,他們的勞動報酬與這些產品的價值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在這個紫禁城里,郭台銘就像一位君主,儘管他並不經常出現在那裡,但他的威嚴和他確立的規則無處不在。

  這種盛況是世界製造業歷史中無法抹去的一個重要片段。然而,在經歷了今年的“N連跳”之後,這個王國賴以生存的基礎正變得岌岌可危。難以想象,這家龐大的工廠在供應鏈上幾乎沒有利潤可言,它的所有物料都是由客戶指定,賺的只是人力成本差價,也就是工人的“血汗錢”,在這個意義上說富士康是“血汗工廠”並不為過。這個說法在此並無貶義,它只是形象地反映了富士康作為一家中國製造企業的運作模式。

  這種模式不應受到指責,在過去幾十年裡,大部分中國人都受惠於這種模式,其中包括那些在富士康工作的工人。然而,這種模式的合法性並非永恒的。就像一個王朝在初創之際的合法性可能建立在滿足百姓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礎上,但它不能就此止步,若干年之後,百姓會對它提出更高的要求。富士康和中國製造企業一樣,現在他們的合法性受到了質疑。當大家說富士康是一家“血汗工廠”時,這個稱謂很多時候並非法律意義上的。實際上,富士康無論在最低工資保障還是勞動用工環境上並無太多可以挑剔之處,它也通過了旨在確保供應商所供應的產品皆符合社會責任標準的要求的SA8000認證。無論是郭台銘還是他的客戶喬布斯,都理直氣壯地說,富士康不是一個血汗工廠。 

  在法律上它的確不算血汗工廠,但是從經濟發展角度考慮,它卻難辭其咎。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勞動補償基本地由維持和恢復勞動者的體力和腦力所需要的物質和精神資料方面的支出所決定。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勞動的複雜程度不斷提高,勞動者需要花費更多才能滿足補充體力與腦力損耗的需要。而除了溫飽以外,人們也將產生更多的追求,例如以人力資本投資為代表的自我發展需求,甚至是一定程度的生活享受。由此決定了勞動者所要求的補償水平將是不斷增加的,從而將推動勞動力價格不斷上升。 

  這裡的勞動力價格不僅包括工人工資,還包括對勞動力進行培訓及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所產生的費用,是一個總的用工成本。我們不得不說,包括富士康在內的中國製造企業在這方面的投入是滯後和消極的,富士康2009年的人均勞動力成本比2008年下降了34%,這其中有產業向內地轉移的因素,但人力成本投入不足也顯而易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