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讀書不肯為人忙——陳寅恪讀書治學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0-07-09 11:44:12  


 
  治學影響——

  斯人已逝,教益長存

  十多年的語言研修,陳寅恪於音韵、訓詁已很有造詣,他並未就此止步,而說:“寅恪平生為不古不今之學”。他擺脫清代今古文經學的紛爭,開辟了從文化層次剖析歷史的先河。他留學德國多年,卻不以19世紀德國史學家蘭克所代表的追求史料真實的史學學風為依歸,與當時歐洲新興的從經濟、文化、社會各層面探討歷史,殊途同歸,他也超越了蘭克的史學,代表了世界史學的新潮流,而為世界學術界所尊重。西方唐史權威崔瑞德在他主編的《劍橋中國隋唐史》“導言”中曾說“解釋這一時期政治制度的第二大貢獻,是偉大的中國史學家陳寅恪作出的”,又說:“此書的每一章節都很得益於陳的研究成果”。日本專家池田溫在《陳寅恪先生和日本》中說:“日本近年刊行之隋唐史或中國古代史之著作不遑枚舉,而於唐代政治史方面之叙述,不受(陳先生)諸說影響者蓋鮮矣。”

  他身體力行,在上世紀20年代後,將中國歷史研究,在世界範圍內樹立一新高峰,已是國際學術界的共識,他洗雪了研究中國史權威只在日本之恥,贏得了世人對中國學術的尊重。1929年清華大學成立20周年之時,陳寅恪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當時學術文化的種種弊端。所謂“弊端”,統而言之,即無論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未能學術獨立,又說:“此重公案實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大事者”(《吾國學術之現狀及清華之職責》),籲求清華及全國學術有關諸君共同克服之。從年譜長編可以回顧陳寅恪畢生為提高我國學術地位的奮鬥歷程,其為國進取的志願,提倡獨立、自由創新的精神,重溫其意義深長的教導,後世學者或可以為榜樣,從中獲得教益。 

  2010年07月06日07: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作者:胡守為 原標題:讀書不肯為人忙——陳寅恪先生讀書治學之啟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