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十問“4000萬教授”董藩

http://www.CRNTT.com   2011-04-21 12:06:28  


 
  其三,可以簡單地將高學歷與財富畫上等號嗎?比爾.蓋茨大學肄業,李嘉誠沒有上過大學,不妨礙他們富可敵國。將高學歷與發財連為一體,是惟學歷論。

  其四,人各有志,董藩的研究生畢業後從事什麼職業,完全是他的個人選擇,豈能以不發財就不見相威脅?這種暗藏暴力思維的倫理壓力,不是為人師者所為。難怪有人感嘆“幸虧不是此人的學生”。

  其五,教授有什麼理由要求學生必須在40歲擁有4000萬身家?學生能不能達到4000萬身家,一切都是未知數,老師只教給學生知識和理念,並沒教其具體的發財手段,為何要求學生一定能發大財?請問你教給學生如何賺錢的本領了嗎?

  其六,將這種功利性思維延伸下來,試問董教授現在有多少身家?多少身家才配做這些學生的老師呢?如果董教授沒有足夠的身家,是不是就不配了呢?

  其七,董教授為學生定下4000萬目標,底氣何在?董藩的身份是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為何如此大力鼓吹金錢至上,鼓勵向錢看,這一結論是否源於他多年對房地產業的觀察和思考?

  其八,董教授這種思維會不會產生誤導?一旦極力蠱惑學生向錢看,學生受其感染一味向錢看,能否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會不會採取不正當手段牟利?

  其九,這是為了一時炒作嘩眾取寵還是董藩的財富信仰?曾有記者披露,董藩當初為了引起媒體關注,曾在一些記者的博客留言索要郵箱地址,然後將自己撰寫的萬言書投給很多媒體,終獲成名。如果是炒作,不能不令人嘆息。

  其十,北京師範大學的校訓精神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育人理念是“治學修身,兼濟天下”,一心往錢看、滿腦子銅臭的教授,是不是有悖北師大校訓精神和育人理念?

  當然,需要釐清的是,金錢不是壞東西,不必談錢色變,一談錢就假裝清高,是另一種極端。多年前,人們陷入誤區,認為財富是腐朽的東西。但是,同樣不能用金錢代替一切,陷入拜金主義之中。此外,也不必對董教授的言論進行道德抨擊,他所說的只是一家之言,他完全有自由表達的自由。筆者認為,其言論的最大價值在於,他對金錢的膜拜,向公眾提供了一次社會大討論的契機,即,當前,我們該如何看待金錢、成功?他還提醒我們,當前拜金風為什麼愈演愈烈?也許,當官員陷入GDP崇拜、高校向權貴彎腰、社會上信仰誰有錢誰光榮……的思緒彌漫不散時,董教授的4000萬論,並不顯得多麼突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