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校車事故背後走不出的怪圈

http://www.CRNTT.com   2012-02-02 11:54:32  


 
  中央和地方財政曾投入54.9億實現“哪有炊煙哪有學校”,撤點並校後原有校舍設施荒廢

  1980年以來,為實現“哪兒有炊煙,哪兒就有學校”這一目標,全社會投入了巨大資金,僅在西北、西南欠發達的九個省區、469個貧困縣,中央和地方財政共投入54.9億元,修建了14942所中小學。而1990年代初開始的“希望工程”項目,十多年來共募集資金53億,在農村建設希望小學15444所。

  雖然伴隨撤點並校《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規定:“調整後的校舍等資產要保證用於發展教育事業”,但很多騰空後的校園卻一直處在閑置和廢棄狀態。那些曾讓各方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財力的村小,廢棄不用或賤賣為私房的報道也屢見不鮮。

  三、但“村村有小學,鄉鄉有初中”,也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撤點並校”背後的教育布局調整,實際上是將原有的“村民辦學”改為“政府辦學”。而之前“哪有炊煙,哪就有學校”的辦學模式也是建立在村民自掏腰包之上。

  “村村有小學”實際上建立在“村民自掏腰包辦教育”之上,農村空有義務教育之名

  1970年代文革後期,為了便於掃盲教育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村村有小學,鄉鄉有初中,鎮鎮有高中”的布局方式第一次被喊出。村級行政區劃進行。中共中央1985年發布《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對基礎教育進行“分級辦學,分級管理”。而這一體制,則把籌措“辦學”經費的負擔卸在了地方各級政府肩上。

  而在2001年前,“雜費”、“教育附加費”、“學校建設費”甚至“社會治安費”都會攤派到兒童“學費”之中,在雲南、四川、甘肅等貧困地區,農村教育集資也屢見不鮮,在1994年西北大學的一份調查中,甘肅天水下轄的三個縣區,逾半數教學點和完全小學由村民自發集資興辦。有學者曾戲稱,農村是有義務教育之名,而無義務教育之實。

  村級小學和教學點師生比例失調,甚至出現4人一班級

  “撤點並校”的一個重要理由是人口減少。1990年後,在許多農村開始出現學生招不滿的狀況,一些地方的教學點和小學,師生比例已經開始出現明顯失衡——1998年,湖南省炎陵縣平樂鄉有7所村級小學,僅有學生28人,班均4人,師生比為1:4,大大高於1:23的國家標準。1998年的一份調查中顯示在西部6省中,50%的農村教學點存在2到3個年級混編上課、甚至一到六年級同班上課的“混排”狀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